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快乐”秧歌队的“快乐事儿”
快乐秧歌队正在进行日常训练

  □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文/图
  9月5日,西安市未央区先锋花园南区10号楼地下一层,欢快热闹的音乐声中,一个肩扛锄头、女子反串的“小伙儿”扭着轻松的秧歌上场,扯开嗓子嘹亮地向对面的“妹妹”唱道:“扛起锄头上呀上山岗/好呀么好风光/站得高来看得远那么依呀嗨……”饰演兄妹的俩人载歌载舞,互相逗趣,把台下的人逗得前仰后合。
  这是快乐秧歌队的日常训练场景。在贺荣华夫妇的带领下,这支平均年龄72岁的秧歌队,以快乐之名活跃在周边各种庆典表演舞台上,给周围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捡”出一个训练场
  “这边出来点”“扇子舞起来”……走进快乐秧歌队的地下训练场,只听见一个带着陕北口音的男声在指导“娘子军”,他叫贺荣华,是秧歌队的总指挥。今年76岁的他是榆林绥德人,擅长陕北大秧歌,还打得一手好鼓,快乐秧歌队的名字就是他起的。
  循着声音走近,训练场的全貌展示在记者面前——各式各样的沙发、椅子围出一个篮球场大的地方,天花板的架子上挂满了红色灯笼。“沙发、椅子、茶几都是人家不要的,我们训练中间需要休息,刚好废物利用,捡来擦干净,跳累了还能坐着谝会儿。”今年72岁的秧歌队队员陈正利说,“灯笼也是捡来的,倒也不能亮,就是为了让咱训练场美观点儿。”
  快乐秧歌队的前身是村改社区前先锋大队秧歌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表演。2018年村改社区后,在老“秧友”们的建议下,贺荣华夫妇召集老人手、纳入新成员,重组成立了秧歌队。考虑到敲锣打鼓可能会吵到居民,秧歌队向社区申请,把地库中“人防”区域的一角利用起来,作为日常训练场地。
  “天气冷热对我们没影响,咱这里避风避雨,绝对能做到训练雷打不动!”贺荣华说。
  “挣”回一个小“仓库”
  秧歌队成立之初,贺荣华的儿女买来了音响、视频播放器,有了伴奏和视频跟学器材,解决了日常训练问题。原本大伙在一起玩就为图个高兴,只在逢年过节时义务表演,扭个“热闹”。扭着扭着,秧歌队逐渐有了名气,附近有店铺开业、搞庆典都向他们发出邀约,队员们排练了舞龙、迎财神、旱船等节目。“挣的钱大部分都拿去添置道具了。”今年74岁的秧歌队队长曹佩侠说。
  地下室的训练场旁边有个小“仓库”,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道具。“你看,我们有8匹马、2头驴,还有花篮、轿子、龙、大头娃、大鼓、锣这些东西。”曹佩侠向记者介绍说,这些道具价值差不多3万元,都是大家挣出来的。
  贺荣华的妻子郭小贤是队里公认的“核心”人物,舞跳得好、动作学得快。大妈们觉得光扭秧歌有些单调,郭小贤就主动承担起给大家教广场舞的任务。她每天白天在家跟着视频扒舞蹈动作,晚上再去地下室教给队员们。
  为了让秧歌节目更好看,贺荣华夫妇大胆尝试,在传统的秧歌鼓点中加入音乐元素,模仿秧歌剧的形式,把表演、秧歌、舞蹈等融合起来,大家练得更起劲儿了。
  “扭”出一段老友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虽然秧歌队的演出邀约锐减,但丝毫没有影响队员们的训练热情,每晚七点到十点,大家仍相聚训练。
  由于队员们上了年龄,如果不停歇地连扭带跳3小时可能会体力不支,秧歌队研究摸索出一套训练办法:每天开场,大家全员上阵扭传统大秧歌,先活动开筋骨;然后根据兴趣分成几个小团体,轮换着上场训练秧歌、广场舞等不同节目;当大家感觉累了的时候,一两个人上去唱唱秦腔,其余人则围坐在沙发上休息聊天。
  多年来,大家早已是知心老友。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秧歌队的队友都会一起过小年,提前买些瓜子水果,围坐在训练场,大家轮换着表演各自的拿手好戏,点评玩笑,好不热闹。去年还用电磁炉煮面,搭配着一早在家做好的臊子,“一人一碗臊子面,看节目谝闲传,美得很!”今年76岁的邹苏智说。
  秧歌也让队员们收获不少。有的队员在进入秧歌队前超重,坚持锻炼后恢复了正常体重。今年71岁的牛会兰是队里的“开心果”,在表演秧歌时经常反串,过年过节总是担任骑驴逗笑的角色,平时也爱给大家说笑话。“参加秧歌队,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说说笑笑,日子过得越来越热闹了。”牛会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