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广森
周可任,1925年6月16日出生于陕西省岐山县西庄南村,自幼勤奋好学,在岐山县城东大街上小学时即为高才生。1939年起在乾县初级中学就读,因成绩优异,于1942年免试升入西安兴国中学。
在兴国中学求学期间,周可任受中共地下党员李敷仁、武伯纶、王维祺(王天人)等启迪,积极阅读《新华日报》《群众》等报刊杂志,思想觉悟不断提高。1945年4月,周可任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西北民主青年社(简称民青),在兴国中学吸收进步学生加入民青,负责民青基层组织的筹建工作,主编《兴中校友》并在《秦风》《民众导报》《文化周报》等进步报刊发表针砭时弊的政论文章、散文、诗歌。
随后,周可任考入河南大学文史系,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投身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在中共汴郑地下工委领导下,他秘密建立新民主主义研究小组。1946年至1947年,周可任当选河南大学第四、第五届学生自治会宣传、出版工作负责人。作为宣传阵地的主将、勇士和中坚力量,周可任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编印传单、口号、快板词,利用夜间秘密张贴。此外,他还利用自治会秘书的便利条件,将大多数校理事要求学校主持正义、维护学生权益、参与营救被捕同学的发言与校长的阻拦言论,连夜整理张贴公布,使学生自治会的声威大震,保障了革命师生的安全。其间,周可任先后参与组织引导河大师生反对美军强奸北大女生的游行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罢课罢教斗争,主编校学生自治会会刊《河大新闻》和《游行快报》,及时反映学生自治会文告、游行动态及各界同情支持学生运动的信息,并为之摇旗呐喊、推波助澜。他还在开封《中国时报》、上海《大公报》上发表匕首般的专论文章和译作苏联儿童剧《魔术画》等,宣传革命理论,鼓舞斗争士气。
1947年暑期,周可任因在河南从事地下革命活动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连夜躲回陕西岐山老家暂避。在这段时间里,他仍没有闲着,在村中的周家祠堂继续宣传革命与进步思想。
那时的周家祠堂被临时改为私塾,有20多个学生在这里上课。周可任给学生们教唱国际歌,给他们讲授周文化知识和共产党宣言,传播民主思想,宣传民主运动和革命理论,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他告诉大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与私塾师生相处的一周时间里,周可任教会了他们很多知识和技能。在大家的印象中,周可任才华横溢且非常勇敢,而且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直到现在,村里很多人提起周可任都会竖起大拇指,为家乡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
周可任在家乡的革命活动,不久便被国民党地方当局探知。于是,他被迫匆匆离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1947年9月,周可任在开封加入中共地下党,并被派往唐河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化名周重远。他以唐河县太和寨私立蔚文中学英语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与共产党员牛金镛一起团结师生和国民党退役军官,找到一批枪支,组织起上千人的武装游击队,配合野战部队英勇地投入到解放唐河、信阳、襄樊、邓县、宛东的战斗中。1947年年底,周可任参加刘邓大军,任中原野战军十纵二十八旅协理员兼宣传队长。
淮海战役打响后,1948年12月9日,周可任因伤没办法与大部队一起连夜转移,就留在一户村民家中养伤。当天晚上,一支国民党部队在村庄附近出没。第二天一早,周可任决定带着行李追赶宣传队,然而出村不久就遇到国民党部队,被敌人就地活埋杀害,时年23岁。
此后,有关周可任失踪牺牲的消息一直不断,可家里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事实。1962年,周可任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河南省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2001年,周可任因其革命事迹被中共岐山县委党史研究室推荐收录进《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