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画 □ 马小江 说起年画,相信上了岁数的人都记忆犹新,那可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家家户户过年时墙上必贴的东西。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它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的一种。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大都在新年时张贴,用于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年画是中国古老民间艺术之一,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冀。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它作为民间的新年祝福,充满了喜庆。因此,民间年画大多采用大红大黄等鲜艳明亮的色彩,注重情趣和造型的表现,人物生动可爱,富有活力。充分体现了民众智慧,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每一张色彩鲜艳的年画,都蕴涵着各地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形式变化多样,内容广泛,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等祈福迎财、驱灾避邪的愿望。
年画不仅是年节时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媒介。中国民间年画几乎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图解,它不但具有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承载着大量的自然和人文信息,而且随着时代变化,年画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渭北农村,那时候的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贫乏。从记事时起,我就对年画十分喜爱。每年过年前,家里房子墙壁上贴一张年画,都会让我欢喜得看上大半年,对画中一人一物仔细品味,认真揣摩。纵观上世纪70年代的年画,多以描绘工农兵和小学生的形象为主。
1977年农历腊月二十八那天,我跟着父亲赶年集,花了一毛八分钱,给家里买了一张陈怡绘的《为革命练好身体》的年画。因为那个年代,各厂矿企业非常重视工人的业余体育锻炼活动,投资建起了篮球架、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定期组织体育赛事,深受职工群众欢迎。画面中,体育场上一派热火朝天、喧嚣热闹的动人景象:工人们有的打篮球,有的跑步,两位身穿工作服、面带微笑的女工,正在整理绳子、呼唤同伴,即将上演一场精彩的拔河比赛。那个年代,人们脸上的笑容都显得那么质朴、那么坦然、那么率真、那么干净、那么轻松,发自内心的笑意敞敞亮亮、毫无遮掩地写在了脸上。
1979年过年,母亲领着我到生产大队供销社给家里置办年货,最后用剩余的一毛二分钱,买了一张《红小兵开垦荒地》的年画。这是一幅非常具有年代感的宣传画。田野里,大树旁,两名红小兵高举锄头,正在奋力开垦荒地,为生产队的粮食增产丰收贡献力量。那个年代,在校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开展“学工、学农、学兵”活动。一边在校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在农忙季节参加生产队的田间劳动,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内搞活经济,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思想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年画的内容也有了新的改变,伟人画像、勤劳致富、戏剧人物、动物属相等内容也出现在年画里。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每年买年画、贴年画成了农村人必不可少的“功课”。我想,每逢过年,千家万户都在张贴的年画,不仅是一种祈盼和寄托,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精美年画背后,不仅隐藏着“迎好运、迎佳音、迎和美、迎喜气、迎旺财”等寓意,而且我们也可以从一张张年画里,了解年画的故事,并从其中获得满满的正能量。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科技快速发展,到了春节,各种精美挂历和台历纷纷涌向市场,过去一直畅销的年画日渐式微,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