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以高质高效设施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设施农业是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3+X”农业特色产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份以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联合农工党陕西省委会,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围绕“发展高质高效设施农业”议题,深入西安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并赴辽宁省、河北省学习考察,为我省设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献计献策。
  存在问题
  1.配套政策不完善,财政投入不稳定。
  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及配套设备等没有完全纳入农机补贴目录;设施农业用地、用电、用气等政策措施不细、落实不够到位;设施农业保险时断时续,缺乏连续性政策支持。省级设施农业财政投入年度变化差异大,与年度目标任务不匹配、不均衡,多数县(市、区)没有财政配套。
  2.设施生产技术推行缓慢,装备功能有待提高。
  设施农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占蔬菜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偏小,反季节蔬菜供应仍不足。设施标准化推行缓慢,大部分设施老旧,采光和保温性能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物联网应用、智能化管理等处于试验阶段。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3.缺乏宏观调控与指导,人才队伍亟待提升。
  设施农业发展结构性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地区对设施农业发展缺乏宏观调控和指导。设施农业劳动力和智力需求密集,技术人才短缺,生产管理水平欠缺,导致设施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设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和适应各地区发展的生产技术规程。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综合生产效益。
  4.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龙头企业带动力弱。
  现代要素植入偏少,紧跟市场步调偏慢。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等,销售网络不健全,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新型经营主体较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占比较低,企业经营与农户生产关联性不强,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性作用发挥不充分,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意见建议
  1.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政策扶持。
  要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和设施农业协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正确理解国家耕地“非粮化”政策,鼓励设施农业用地尽量使用未利用地、荒山荒坡等非耕地或质量较差的耕地、农村闲置农业用地、存量低效建设用地,结合关中、陕南、陕北地域条件和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原则,推进设施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制度、产权制度以及金融支持机制等配套制度改革创新,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广泛参与设施农业发展,建立高位推动、上下联合、多方共建的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设施农业财政专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筹资和信贷投入为主体,社会融资和招商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完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整合发改、交通、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政策,向设施农业园区倾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施农业产业园配套设施,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进设施农业保险试点,降低灾害年份经营主体损失。优化项目支持方向,支持老旧园区设施改造和规模较大园区一二三产融合。加快推进以财政牵头、金融机构参与的“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为担保的支农惠农贷款平台建设,为设施农业稳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生产水平升级。
  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提升信息应用水平,发挥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用,鼓励设施园区、设施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着力研发推广一批适合关中、陕南、陕北地域特点的设施构造、设施施工规范、建造标准等,支持新技术、新装备试验示范与应用,生产技术标准制定、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集成研发试点等。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服务保障和同步配套,建立完善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设施基础建设,降低农业发展成本。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大力推广优型节能日光温室和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大棚,推进设施升级换代。根据区域特点和种植作物生产技术特征,推进棚室内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与配套,实现设施、农机、农艺三融合。推进设施园区物联网技术应用,提高设施园区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严格把控农业面源污染扩散,推进土壤检测、科学施肥、降低农残、增加有机质含量等绿色标准化生产,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构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发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优势,鼓励各地建立创新团队、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凝聚设施农业产业高层次人才。围绕薄弱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引进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科技进步。组织实施设施农业产业人才培训行动,培育更多不离乡、不离土的专业技术力量和职业农民。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送技术下乡、现场指导等方式,对设施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展生产管理、装备应用和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应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指导农户应用先进实用技术,推行集约化、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提高标准化、绿色化栽培水平,促进设施产品产量、品质“双提升”。
  4.完善产业链,全面提升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加工冷链和市场体系,延长产业链,补齐产业短板,探索建立产业联合体,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建立健全设施产品产销衔接机制,积极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发展订单农业、“互联网+”等销售模式,推动销售形式多元化,促进产销顺畅,实现销售效益最大化。加强信息监测和生产调度,科学研判市场产销形势,及时发布产销动态信息,科学指导生产销售。坚持品牌强农,加强品牌培育,支持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地域特色突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整合现有品牌资源,提升设施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积极引导种植户推进土地流转,以村、镇为单位成立经济合作组织,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设施农业领域,采取直接投资、股份合作多元主体经营形式,与农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民利益镶嵌在产业链中,鼓励“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围绕设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推动设施农业规模化、订单化、链条化经营,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中介组织,实现货畅其流。加大对设施农业运营主体扶持政策知晓率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现代设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发挥杨凌特色,打造“三农”发展新高地。
  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自贸区”体制机制优势,彰显杨凌国际涉农领域试点制度特色。支持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港、国际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杨凌片区通关贸易便利化,减免杨凌自贸片区设施农业设备进口增值税,设立综合保税区或将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复制给杨凌自贸片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突出无害化生物技术综合应用、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杨凌品牌,将杨凌国际种子交易市场打造成世界最著名的种子交易中心。把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好,强化农业科技交流、合作、辐射的范围和力度,持续打造杨凌“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和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提供休闲农业人才保障支撑,实行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利益分配制度,大力发展链接村民的共享经济,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