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刘凡銆 记者 赵婧
西部影视植根于中国西部丰厚的历史文化沃土,塑造了观众对苍茫、粗犷和豪迈等电影元素的精神认知。在新的历史机遇呼唤下,做强“影视陕军”,振兴西部影视,将为持续提升陕西文化影响力、竞争力,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活力。
如何振兴“影视陕军”雄风?围绕“做大做强西部影视文化品牌”主题,11月9日至10日,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合西安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开展专题调研,为西部影视产业发展共谋良策。
讲好新时代“陕西故事”
11月9日,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蓝田县前卫镇的白鹿原影视城。位于白鹿原影视城南端的“白鹿村”,是以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为建筑蓝本兴建而成的仿古村落建筑群,大家穿行在白嘉轩家、鹿子霖家、祠堂等展区,不禁感叹仿佛置身于荧屏展现的剧中场景之中。
据白鹿原影视城市场部经理马男介绍,近些年,白鹿原影视城抢抓文旅融合发展机遇,创建了集影视拍摄、精彩演艺、文化创意、美食民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影视城主题乐园,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为打造拍摄体验项目,白鹿原影视城还还原了《白鹿原》影视作品中真实场景片段,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电影现场拍摄过程,带动影视城经济发展。
“希望涌现出更多像《白鹿原》一样的的优秀影视作品。”在实地了解白鹿原影视城发展现状后,省政协委员、艾特文化创意公司董事长李俞兵道出了心中的期待。在他看来,《白鹿原》作为依托文学作品改编的经典影视作品,是“文学陕军”和“影视陕军”强强联手的代表作,“白鹿原影视城未来发展还是要扎根地域文化,以打造优质影视内容为核心,以优质影视内容促进旅游业发展”。
李俞兵建议,要深入挖掘我省历史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鼓励“文学陕军”与西部影视创作互促共享,壮大影视原创力量。同时,要借鉴商业电影的创制经验,从拍摄题材、形象风格上求新求变,多挖掘都市、时尚、青年影视题材。
“去年大火的《装台》,就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影视作品之一。”省政协委员、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认为,除了要充分挖掘陕西元素之外,还要以平民视角讲好“陕西故事”,聚焦市井小人物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用镜头表达老百姓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和悲欢离合,在电影中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让充斥市井烟火气的影视作品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推动西部影视加快发展。
构建影视人才“集聚高地”
西部电影集团的前身西部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西部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影片制作基地。上世纪80年代的西安电影制片厂,以《红高粱》《黄河谣》等为代表的影视作品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铸就了“西部电影”的辉煌品牌。
“上世纪80年代的西影厂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影视的一匹黑马,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变革吸引了全国的优秀影视人才,有好想法、有好剧本,人才都来到了西安,成就了陕西电影的辉煌。”省政协委员、西部电影集团纪委书记宋红梅说,现在陕西影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陕西缺乏高质量、专业化的影视人才院校,西部影视创作策划、生产制作、衍生品开发人才和经营性人才匮乏,人才困境是制约西部影视发展的桎梏之一。
张阿利对此表示赞同。他说,陕西要建设影视强省,就必须坚持人才引领战略地位,加强影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用人政策、机制上作出改革突破,通过政策扶持鼓励优秀影视专业人才落户陕西,聚合影视专业人才。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电影学院,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将开创电影教育新模式。”在西北大学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该校党委书记王亚杰向调研组介绍了西安电影学院筹建进展情况。
据介绍,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将采用校企双轨并行的人才保障机制,由西北大学、陕文投集团、西影集团共建,校企三方整合“产、学、研”资源,形成“校-企-园”人才共育模式,充分发挥西北大学教学科研优势、陕文投集团资本产业优势、西影集团人才资源优势,打造影视高等教育的“西北样板”。
针对影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张阿利建议,可以设立人才引进基金,面向全社会招聘学科带头人,聘请影视行业、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全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增加电影学院本科招生指标,以人才队伍支撑西部影视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西部影视“全产业链”
调研组一行来到西咸新区,实地调研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实地考察了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影视创作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企业孵化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等功能板块。
“秦汉影视文化产业园是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基地二期重点建设项目,园区以秦汉新城境内的老旧厂区为基础改造。”秦汉新城影视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艺青介绍说,近年来,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基地专注于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入园企业已突破170家,培育孵化规模以上影视文化企业13家,覆盖剧本创作、投资策划、拍摄制作、宣传发行、衍生品开发等影视文化“全产业链”。
“突出老旧厂区富有年代感的风貌,吸引工业题材的拍摄剧组。”听完情况介绍后,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导演万盛华认为,影视基地建设要发挥好自身特色,找准独特品牌定位,从拍摄内容选取上注重差异性与专业性。同时,要对影视内容进行市场化开发,有效整合资源,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陕西影视公司体量小、分散化,单打独斗、各自为营,陕西影视公司只能与外省公司合作,致使本省资源流失。”在万盛华看来,完善影视“全产业链”,对做大做强西部影视文化品牌至关重要。
“陕西影视行业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也是制约西部影视发展的一大瓶颈。”万盛华同时建议,要不断壮大业务服务矩阵,为在陕来陕影视企业提供协调沟通、群众演员组织、人才中介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畅通从城市到乡村的全方位服务网络,吸引高水平创作团队和影视公司来陕发展,增强西部影视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