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赫广利:63岁终于圆了出书梦
赫广利在兴隆巷一家民宿看《古道西风》   □ 实习记者 刘凡銆 文/图
  今年2月,赫广利的处女作《古道西风》出版,63岁的他终于圆了出书梦。为了自费出书,他一边工作一边写书,甚至夜班期间还在修改手稿。
  对于赫广利来说,徜徉在文字海洋里,享受写书的美好时光,他感到很快乐。年轻时他心中就藏有一个出书梦,而他几十年来对文学的喜爱并未随着生活的艰辛而消减。
  ◆写书的“文学爱好者”
  “对于出书这件事,我至今仍有不真实感。”赫广利说,自己称不上“作家”,顶多算一名“文学爱好者”。他过去从事过会计、保安、业务员、搬运工、消防员等不同职业,在63岁这年,终于圆了自己的出书梦。
  2005年,赫广利遭遇裁员失去工作,那时的他对生活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孩子只有14岁,正是上学的年龄,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一时间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该何去何从。
  就在这艰难的时刻,妻子的一番话鼓励了他:“你不是一直崇拜作家霍桑吗?他写了著作《红字》。我一直相信你的写作才华,你一样能够做到。”
  自此,赫广利开启了一边打工一边写书的历程,每工作一段时间拿到薪水后,他就辞职闷在家里专心写书。即使工作再忙,他也坚持每天看书4个小时,小区保安是他几十年来干的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每日巡逻间隙,他都要构思书稿大纲。上夜班前,他一定会从家中拿出夜晚要读的书和一副老花镜装在包里,巡逻结束后,一人坐在保安室里一直看到困意来袭。
   ◆“爱书是一种习惯”
  “《古道西风》讲述的是我的家族史,以我爷爷民国时期的经商经历为故事主线。”赫广利说,他从未见过爷爷,是听着奶奶讲的故事长大的。吃饭时、入睡前,奶奶总是重复不停地讲述,爷爷的经商故事自此在他的脑海中扎了根。10岁时,他就萌生了将爷爷的经商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的念头。
  也是10岁那年,赫广利爱上了读书,第一本让他沉迷的书是从舅舅家借来的《水浒传》。在临近还书之日,为了能多看几页,他蹲在舅舅工厂门口看了一下午,直到舅舅下班才把书还给他。
  赫广利曾住在西安市第三中学附近,学校后操场是他和童年玩伴经常玩耍的地方。他常常在夏天晚上坐在凉席上,给大家讲《水浒传》,各式人物在他的口中栩栩如生,此外,他还给伙伴们讲自己编写的故事。
  “那年夏天的夜晚,晚风拂面,头顶星辰明亮,小伙伴们吵闹着围成一圈听我讲故事,我开始对写作充满了渴望。”赫广利说。
  工作之后,赫广利更是痴迷于读书,对西安各个新华书店都很熟悉,每次路过书店,他都要进去看看是否进了新书。上世纪90年代,外国文学名著稀少,即使书店位置偏僻,他也会不辞辛苦去买《安娜·卡列尼娜》《杰克·伦敦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
  赫广利至今已经收藏了上万册书,并养成了每周都去旧书摊“淘书”的习惯,在他家狭小逼仄的书房里,各种书籍杂乱地摆放在书柜和地上。
  ◆“写作就像登山”
  《古道西风》断断续续写了10年,赫广利为了追寻爷爷过去的足迹,特地跑去白鹿原赫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向村民打听爷爷的故事,了解爷爷的成长环境。而后,他又根据奶奶讲述的经商路线,到河南、甘肃、四川,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将其作为小说的背景融入其中。
  赫广利不会用电脑,80万字的《古道西风》都是他手写而成的。他将孩子不用的草稿纸都装订在一起,再包上牛皮纸作为封皮,在自制的本子上写作。2017年,外甥建议他将手写的作品存为文件便于出版,在外甥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打字,耗费了两个多月时间,才将80万字的《古道西风》保存在电脑中。
  “10年写作历程的烙印,就是我脚上的这道疤。”赫广利喜欢在夜晚写书,2008年冬天的一个暴风雪之夜,他一人蜷缩在没有暖气的书房里写作,由于天气寒冷,他便把电热宝放在脚下取暖,不慎烫伤了脚踝。
  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兴起“文学热”,赫广利参加了位于西安市西一路的文学补习班。在学习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笔友。
  如今,这些笔友还会在闲暇之余来到赫广利家,像过去一样与他交流写作心得,并为他的《古道西风》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正是有这群朋友的陪伴,赫广利的文学之路从不孤单。
  最近,赫广利已经动笔写《古道西风》续集。“写作就像登山,攀登过程中变幻的风景令人沉迷,过程比抵达更重要,我想一直在路上。”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