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高效赋能乡村振兴
  □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为更好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去年5月至6月,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宝鸡、安康两市开展实地调研,并以函调形式向渭南、榆林、汉中三市了解情况,学习借鉴河南、云南两省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调研组一行对制约和影响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同省农业农村厅进行对口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存在问题
  (一)扶持政策点多面广不精准。
中央和我省的涉农政策措施覆盖比较全面,投入的扶持资金也比较多,但重点还不够突出,促进生产的作用有限,如投入各地的退耕还林补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政策性农业保险及粮油收储等政策资金,分散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达不到精准扶持促生产的目的。此外,农业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省市确定的主导项目上,对“3+X”中的“3”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代表地方特色农业的“X”,虽然也有政策支持,但力度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特色农业发展。
  (二)产业结构头重脚轻不均衡。近年来,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虽然逐步优化,但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作物种植仍是“主角”,经济作物、畜牧养殖在整个农业中占比较少,粮经比、粮畜比还不尽合理,同时粮食生产总体效益偏低,农民种粮收益持续下滑。此外,农业产业内部同质化多、特色化少,原料型多、加工型少,普通的多、优质的少,农产品转化能力薄弱,竞争力不强。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短板突出。虽然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但与其他加工业相比,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除奶业外,果业、菜茶药等产业缺乏龙头加工企业引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一直比较落后,大多数经济作物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形式出售,产品附加值低。加工企业自身实力弱、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对现代科技成果和技术装备应用不足,生产加工设备陈旧老化,精深加工缺乏技术、人才和设备支撑。
  (四)抱团闯市场能力不足。近年来,我省农业龙头企业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上仍然“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跨区域、跨行业、大规模的深加工企业集团,且大多龙头企业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品牌意识不强,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农业合作组织松散,规模小、层次低,且多数与农户之间只是简单购销关系,组织农户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能力极为有限。传统家庭经营仍占主导地位,农户热衷单家独户搞生产,没有形成抱团取暖、联合经营且稳定、长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结机制。
  (五)人才匮乏、技术薄弱水平低。县域农业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新老交替断档,青黄不接。从全省范围来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大多数转为经济综合类服务机构,兼职较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技推广队伍对农业前沿动态和新优技术掌握不够,农村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乡土能人、技术能手较少,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学历偏低。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高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推广覆盖面小,现代化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意见建议
  (一)精准施策,统筹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
要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出台一批精准化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提高扶持政策的靶向性和精准度。从政策层面适当向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倾斜,把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列入省级财政预算,设立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发展一批包括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艺品在内的小、特、精、优的地方特色产业。以“3+X”工程布局为指引,关中和陕北地区要紧盯“3”重点发力,陕南地区要围绕“X”做足文章,各地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确定区域特色产业,引导支持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区域特色产品。强化涉农资金支持力度,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切实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借鉴云南、河南的先进经验,以优质苹果、畜奶、猕猴桃、富硒农产品为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示范带动,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优化结构,做优做强“3+X”特色农业。充分发挥陕西果业集团在我省果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现代果业产业园、陕果电商、陕果大数据等建设,实现我省由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的转变。积极支持我省奶畜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扩建产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打造国内领先的行业领军企业。继续加快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以绿色优质高效为目标,着力打造省级设施区域特色产业高效示范区。进一步加快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关中奶山羊两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延长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农产品加工既是我省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产业提质增效、农民脱贫增收的最大潜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分拣、冷贮、烘干、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提升鲜活农产品入市品级;创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和服务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技术改造,加强科技研发,加快装备更新,推动粮、果、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四)合作共赢,提升抱团闯市场能力。坚持把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摆在突出位置,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出台特殊政策,为企业减负增效。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宣传陕农品牌力度,实施陕农品牌培育工程,大力推进特色品牌建设。以产业为基础,按县域特色农业“一业一联”的“产业农合联”方式,对相关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涉农企业的生产、加工、营销主体进行市场化、企业化联合运行,破解农产品的“涨跌怪圈”,提高抱团闯市场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合作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五)久久为功,持续加大科研保障力度。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从农业科研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促进各类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继续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引领作用,引导产学研深度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及产品研发;加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良种良法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机化应用水平和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持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生产主体培育力度,努力解决农业科技人才匮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