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聚智建言委员共话陕茶振兴梦
潘志威委员 周兴长委员 纪晓明委员
   □ 记者 赵婧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辞旧迎新,万家团圆。近日,远在香江畔的省政协委员、香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潘志威在“云端”参加完省两会后,便同家人一起张罗着开始置办年货。站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潘志威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不久的一桩“茶”事。
  那天,一位外国友人询问他,在香港什么地方能买到中国的好茶,嗜茶多年的潘志威竟一时语塞。不是他不懂茶,也不是他不知道买茶的去处,而是他很想向友人推荐一款陕茶,这也是萦绕在他心头多年的梦想。而这个关于陕茶振兴的梦想,竟源于一次偶然回乡的考察。
   像喜欢兵马俑一样喜欢陕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近年来,依托优渥的自然禀赋,陕茶成为茶业界一匹“黑马”。“滋味浓、耐冲泡、品质好,喝过就难忘。”潘志威说,经过一番深入调研,令他感到惊喜的是,陕茶生长于“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陕南,一块几乎未受污染的净土。
  “这里是秦岭四宝的栖息地,林草覆盖度高,水和空气洁净,几乎没有污染,具有做有机茶、出口茶的绝好基础。”潘志威认为,喜爱饮茶的人,最看重茶的保健作用,由于陕南土壤富含硒、锌等矿物质元素,让陕茶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可惜“养在深山人未识”。考察归来后,潘志威兴冲冲跑到香港久负盛名的裕华百货公司,却难觅陕茶的身影,“有些人甚至都没听说过陕茶”。空缺就是机遇,潘志威认为,世界茶叶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但在我国尚缺乏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叶品牌。
  “如果能在陕西找到优质的供货商,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品牌,设计营销策略,应该大有可为。”潘志威强调,由于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已建立严格的标准体系,“绿色、安全”是陕茶冲出国门的重要基础保障,“我对陕茶充满信心,希望世界各地的人都像喜欢兵马俑一样喜欢陕茶。”
  做大做强打好陕茶特色牌
  潘志威的陕茶全球“梦”,与省政协委员、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兴长不谋而合。近年来,作为陕茶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周兴长带领团队积极布局海外板块,通过向海外市场推广、构建海外销售体系等方式,不断加深海外爱茶人士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为中国茶走向广阔的国际市场贡献力量。
  特色是产品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多年来,陕茶产品已由最初的老式炒青,逐渐丰富为绿茶、白茶、红茶、茯茶等多个品系。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茶业市场,周兴长开始反思和警惕,“浙江有龙井茶,福建有乌龙茶,云南有普洱茶,那什么茶最能代表陕西特色?”他认为,陕茶要做大叫响必须避免同质化。
  如何突出陕茶特色优势?周兴长建议,应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学习借鉴“西湖龙井”运营模式,重点打造汉中仙毫、安康富硒茶、秦岭泉茗、咸阳茯茶等公共品牌,构建有龙头、有骨干、有集群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陕茶知名度和影响力。
  “茶产业的水平,应取决于领军企业的规模,而不在企业数量;取决于品牌影响力,而非茶产品品种;取决于市场领先,而不在于自以为最好。”周兴长说,今后还应注重在品质、文化、科技、资本等方面发力,以过硬的综合实力实现产业领先,促进陕茶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借“一带一路”叫响陕茶品牌
  同样,半生“痴”茶的省政协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纪晓明心中也有一个陕茶振兴梦。纪晓明表示,茶产业具有突出的长期可持续脱贫增收作用,陕茶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以种植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后,“十四五”应着力实现产业市场价值的快速提升。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显示,2019年,陕西省干毛茶产量91683吨,增幅达24.66%,在全国主要产茶省中增幅排在第三位。同时,陕茶14.23美元每千克的出口均价,接近全国平均价格的3倍。纪晓明认为,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离不开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
  “现在是陕茶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应持续加大推动力度,将种植成就转变为极富市场价值的增收成果,一旦松了劲,则有可能前功尽弃。”纪晓明建议。
  衡量种植茶叶与粮食的最大区别,在纪晓明看来,取决于其能否取得卓越的市场价值,而他认为陕茶在实现产业化的道路上仍需“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此,他建议我省应紧抓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利用陕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特殊地位,高屋建瓴地制定陕茶“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
  “陕茶具有价值极高的天然禀赋和文化基因,完全有可能成为享誉全球的陕西优势农产品。”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纪晓明表示,陕西应尽快推动以市场化手段实现茶产业的整合,大力支持人才引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支持本省开展先进茶叶加工装备研发制造、对重点茶叶品牌利用公共媒体持续加大宣传等,让陕茶站上更高端平台,借“一带一路”叫响陕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