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唐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正是戏曲院团演出最为繁忙的时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取消了原定演出计划,关闭剧场,停止排练,避免人员聚集和流动。同时,他们主动出击,以“艺”抗“疫”,推出了一些形式新颖、传播途径灵活的作品。
“疫情对每个行业来说都是大考,如何在科学防疫的同时寻求发展,经过实践,我认为‘新媒体’是个很好的突破口。”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介绍,疫情初期,省戏曲研究院率先发声,组织“梅花奖”获奖者和著名演员录制推出了“秦声高唱共克时艰”专题节目23期,用秦声秦韵向百姓传递疫情防控知识,为时代英雄鼓与呼。这些节目在学习强国、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平台推出,形成了巨大影响,发挥了引导作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以这一做法为示范,倡导全国戏曲艺术工作者以多种文艺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势明显。省戏曲研究院除了开设剧院微信公众号,还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推出制作,与广大网友分享戏剧之“美”。“通过这些平台,观众可以在屏幕上即时发出弹幕,在评论区留言,与主持人现场连线,跟戏曲名家在线学唱等。”李梅说,戏曲在方寸之间的屏幕上,实现与广大观众直接交流、平等对话,给观众提供了充分表达空间,让他们从被动的受众变为主动的传播者。
今年全国两会,李梅提交了《化危为机新媒体助力中国戏曲传播》的提案。她建议,要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向结合,在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基础上,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中国戏曲传播效率,丰富传播渠道,实现中国戏曲传播新气象。
“比如说疫情期间,我们配合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与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推出秦腔名家疫情宣传防控系列广播节目,通过陕西广电网络应急广播系统覆盖全省13282个大喇叭终端,将节目送到村村落落、家家户户。”李梅说,这些戏曲节目在拉家常中话疫情、说防控科普卫生常识,在线上受到全国广大网友的欢迎,网络点击量达上亿次。“可见,实现中国戏曲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相结合与优势互补,才能最大程度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