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陕西援藏医疗队:跨越三千里 书写陕藏情
  □ 记者 殷博华
  今年是陕西对口援藏工作三十周年。30年来,陕西省先后选派了33批次医疗、教育援藏人才和援藏干部共1254人扎根西藏。
  2015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按照中组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要求,组织各医院医疗技术专家组成“组团式”医疗工作队,赴西藏阿里地区基层医院工作,提升高原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足感。
   突破重重考验 全力救助病患
  “手术很成功,后续要结合病人情况做好护理工作。”10月15日下午1时,陕西第10批“组团式”医疗工作队队员、西安市红会医院儿童病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敏在结束了股骨粗隆间骨科手术后,向值班护士叮嘱注意事项。自8月来到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后,她先后参与了10余台疑难杂症手术,除了为儿童看诊外,还承担着指导带教工作,有时还要为成人患者问诊。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为4500米,高原反应是陕西“组团式”医疗工作队需要突破的最大考验。2019年7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李锋跟随陕西第9批“组团式”医疗工作队到达阿里地区后,在噶尔县人民医院担任住院部主任。一天,他正在医院手术室进行胆结石手术时,突然收到一名患者急需做阑尾切除术的消息。
  完成胆结石手术后,李锋已经出现缺氧症状,当地医生便建议将阑尾切除术放到次日早晨,但李锋却要求立刻安排手术。经过半小时的吸氧,李锋又戴上口罩、穿上手术服重新走进手术室,完成了手术。
  “给患者做手术,比我休息和吸氧更重要,绝不能耽搁一分一秒。”李锋说,不仅是自己,所有援藏队员都会拼尽全力守护患者。
  前不久,陕西第10批“组团式”医疗工作队队长张小刚就带领重症、外科和急诊科的队员,在当地上演了一场“生死急救”。大家克服困难轮流上阵,抢救一位因交通事故生命垂危的患者,撑不住了,退下来吸氧缓解不适,情况好转后又立马重返岗位。经过一夜的奋战,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医生,你们太伟大了。”看到患者家属激动的泪水,大家瞬间觉得,自己背井离乡、舍家别子都是值得的。
  解决疑难杂症 填补技术空白
  缺医少药、人才不足、技术薄弱,是阿里地区存在的医疗短板。
  因强烈紫外线照射所导致的白内障,是藏区群众致盲的主要病因。此前,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眼科开展的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一直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视力恢复差等缺点。
  陕西第6批“组团式”医疗工作队队员、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屈超义得知后,便带领眼科团队优化技术方法,成功实施了手术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填补了当地医院此项技术的空白。
  “帮助当地医疗机构攻坚克难、服务患者是我们的职责。”屈超义说,大家在援藏期间的表现,既代表着单位,更代表着陕西,面对疑难杂症,必须拿出看家本领。
  2022年8月,陕西第9批“组团式”医疗工作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李彦荣与当地医院配合完成了阿里地区第一例新冠阳性孕妇的剖宫产手术,帮助孕妇成功生下了地区首个“抗疫宝宝”,并帮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解决了严重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和胎盘早剥等危重手术的救治难题。
  目前,在陕西“组团式”医疗工作队的努力下,高原群众已经实现了小病能根治、大病有“医”靠的期盼。
  倾情传授指导 心系藏区群众
  “援藏期间,我们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在科室建设、医疗救治水平和急救演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阿里地区措勤县人民医院援藏医疗队员、麻醉科医生党璐说,在日常工作中,大家积极克服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带来的困难,主动学习藏语进行交流。
  在陕西“组团式”医疗工作队的努力下,措勤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目前已能够开展妇产科的异位妊娠和阑尾切除术等多学科腔镜手术。
  “在提高当地医院医疗救助水平的同时,要协助医院对未来的发展作出规划。”宝鸡市中心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陈述说,2021年7月,自己来到阿里地区改则县人民医院挂职院长,发现当地医院诊疗制度、规章制度等,还不符合现代医院管理要求。
  在陈述的指导下,2022年,改则县人民医院优化了急诊分诊流程、相关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023年,医院又完善修订了改则县人民医院章程、新生儿工作管理制度等,并推行了新的改则县人民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方案执行后,通过成本核算与控制,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益,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医院服务质量和整体效率明显提升。
  提起援藏工作,远在西藏的陕西第10批“组团式”医疗工作队队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张娟表示,他们会全力为阿里地区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