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西安天幕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剑:
深入挖掘、传播黄帝陵中华文明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挖掘、传承发展和扩大黄帝陵在世界影响力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面临着研究、挖掘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方面不够深入、黄帝陵文化宣传工作缺乏创新、发挥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作用方面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深入研究,全方位挖掘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一是要从历史角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考古、学术研究等方式,深入挖掘阐释黄帝陵的祖根文化、源头文化、“基因”文化、“血脉”文化等内涵及其精神价值;二是要从文化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通过持续打造黄帝陵古代建筑风格、举办国际性“中华文明论坛”,邀请港澳青年、海峡两岸青年、五大洲华侨青年学者开展交流研学等活动;三是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各种主题祭祀活动,揭示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黄帝陵祭典仪式如何培养美育教育、树立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哲学理念。
二、广泛宣传,扩大黄帝陵世界影响力。一是加大黄帝陵全媒体宣传信息平台建设。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在国家层面建立黄帝陵外宣机构,重点加强境外推广和新形象塑造,让黄帝陵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相互连接;二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制作高质量的纪录片、宣传片,向世界展示黄帝陵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搭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黄帝文化体验和谒陵祭祖环境,将黄帝陵打造成跨越时空、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三是抓住当下互联网流量经济、网红经济机遇,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艺展演、游戏体验等方式,吸引全球目光,推动黄帝陵文化走向世界。
三、整合资源,充分发挥黄帝陵团结凝聚作用。一是要用新理念塑造黄帝陵祭祀文化新格局,通过升级每年清明在黄帝陵举办的国家公祭规格,让海内外中华儿女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构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体系,推进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打造沉浸式体验馆,举办国际性会议、论坛、赛事,让海内外华人华侨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三是利用黄帝陵文化资源优势,策划各种关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习俗的传统赛事、非遗展演等特色活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省政协委员、延安市政协主席杨光远:
深入挖掘宣传黄帝文化 持续提升黄帝陵影响力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当前,对黄帝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黄帝陵祭祀活动不完善、基础配套和产业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些短板和弱项都是制约黄帝文化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建议:
一要升级黄帝陵园区整体规划建设。招聘或选聘海内外专业团队,对黄帝陵园区进行整体规划提升,丰富拓展祭祀区、观光区、民宿区、产业区等功能区域,构建多业态协同发展新格局,切实把黄帝陵文化园区打造成集寻根祭祀、研学教育、民俗体验、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集聚区和著名文旅景点。
二要丰富祭祀活动内容。要开拓思路、搭建载体,把祭祀活动与学术研讨交流深度融合、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深度融合、与经贸和招商活动深度融合,使祭祀活动既是寻根祭祀的形式,又是增强思想认同、增进团结和睦的平台,还是凝聚合力、推动发展的机遇。要推动黄帝陵祭典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帝陵古柏群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争取省内和国内一些大型活动在黄帝陵园区召开,争取黄帝陵园区成为秦商大会的永久会址。
三是创新开展宣传推广模式。成立黄帝精神研究协会,深入研究阐释黄帝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现实意义,设立专项资金保障活动。申报一批可立项的研究性课题,拍摄一些以黄帝为主题的短视频和大型影视作品,在主流媒体及海外华文媒体固定宣传以黄帝文化为中心展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精神。推进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及全球华人华侨黄帝陵研学交流活动。将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编入义务教育阶段教材,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早根植、铸牢于青少年心中。可借鉴《黑神话:悟空》的经验做法,把黄帝文化植入一些动漫当中,用新媒体手段,赢得年轻人的关注,拓展宣传面。
四是强化产业布局。建立黄帝文化产业基金,开发更多黄帝题材的文化产品。可借鉴浙江省围绕“良渚文化”出品舞集《良渚》的经验做法,全力打造一台展现黄帝文化的沉浸式大型舞台剧,展示黄帝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大力挖掘宣传黄帝文化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支持发展文旅业、康养业、中医药业等产业,实现黄帝文化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相互促进,把黄帝陵产业园打造成黄帝文化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提升黄帝陵知名度,扩大黄帝文化影响力。
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尚小红:
为黄帝陵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作用贡献侨界力量 一、增加海外侨胞参加公祭活动名额。每年在清明期间来陕寻根祭祖,身临其境地感受公祭典礼的庄严肃穆,在血脉认同、文化认同中找到归属感,是亿万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但近年来,我省公祭黄帝陵典礼的规模在不断缩小,每年邀请侨胞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名额仅限定为30人,导致部分有影响力的重要侨领代表无法亲临现场,此情况也引起了中国侨联的高度重视,多次询问并督促我们要为广大侨胞争取更多的机会参加祭祀典礼。为此,建议在公祭活动中增加侨胞代表的名额,让更多思乡寻根的侨胞前来拜谒祖先、祈福纳祥。
二、拓宽思路视野,常态化拜谒黄帝陵。在陕西,以国家祭祀礼制祭祀黄帝陵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祭祀黄帝陵、弘扬黄帝文化,更应该从血缘政治、地缘政治发力把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办好。要科学统筹规划,赋予其时代精神,起到引领作用,让更多参拜者有体验感,有被重视、被接纳感,提升对黄帝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议创新祭奠活动方式方法,在除夕、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点邀请侨胞前往黄帝陵,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祭祀活动,增加日常拜谒频次,灵活展示黄帝陵祭祀文化。
三、促进黄帝陵拜谒活动形式多样化。要广泛邀请海外侨胞代表在拜谒黄帝陵时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共植“侨心林”,凝聚同根共祖的思想共识,维系深厚的民族情感。针对广大海外侨胞增加有关黄帝陵历史、黄帝文化以及从古至今祭祀礼仪等内容的专题讲解,通过体验祭祀服饰、剪纸、面花制作等乡村民俗,进一步活化黄帝陵在海内外侨胞心目中的形象,提高侨胞对祭祀活动的参与度、交融度。可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族谱文化的精髓,利用元宇宙空间进行AI全程族谱自动编写,追认祖宗族谱,更大程度上增进海内外侨胞的凝聚力。
四、加强黄帝陵文化外宣力度。进一步鼓励海外华文媒体与中、省各级媒体联合协作,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中外媒体记者围绕公祭活动主题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报道。推出系列黄帝陵相关视频和原创长图进行全网推送,并制作外文视频短片,大力依托海外社交平台直播清明公祭典礼,不断拓展黄帝陵国际传播广度,以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全方位宣介黄帝陵文化,发挥黄帝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宣传阵地作用。
省政协委员、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史佳:
关于促进黄帝陵文化在海内外传播的建议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坐标,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陵作为“民族祠堂”,凝聚了海内外思乡情,见证了五千年文明史。每年举办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已成为传承黄帝文化、弘扬黄帝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以黄帝为标志的祖先文化,是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和民族同心的精神力量。但是目前,黄帝陵在整体开发利用、国际传播等方面还存在着宣传方式单一,主要依托国内传统媒体;叙事手法也过于传统,对一些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不足;对新内容的开发明显不足,导致出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现象。为此建议:
一是确定黄帝“仰望”的定位。黄帝是中华第一人、天下第一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因此,我们要对“如何讲好黄帝陵故事,这些故事对现在有什么启示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锁定一个黄帝故事,并把故事内核讲深、讲透、讲感人,引发全球华人的共鸣和震撼,从而确立黄帝“仰望”的定位。
二是保持黄帝“争鸣”的热度。“争鸣”就是要让黄帝和黄帝陵持续保持热度。由于黄帝是一位传说人物,任何观点只要合理合规,可以抛出来让大家讨论。比如专家提出“涿鹿故城”遗址是黄帝的都城等,可以组织开展讨论、采风等活动。还要善于捕捉热点、蹭热点、策划热点,让黄帝的话题更具热度。
三是打造黄帝“拜谒”的盛典。将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打造成为全球性、规格最高的拜谒礼仪。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重视普通人的感受,尊重海内外华人等不同文化背景人士在黄陵县寻根问祖的感受,形成一套有参与感、仪式感的标准体系,也可以明确区分保护区、展示区和体验区,进行分层管控、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民众的拜谒及旅游体验。要学习南方省市、河南等地的一些做法,利用小切口做成全国乃至全球大IP。
四是构建黄帝“展示”的体系。建议构建“四个一”展示体系,包括:确立“一个标识”,即在黄帝陵合适区域塑造黄帝像,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标识性的地点;创作“一部新剧”,即黄帝动画、电影、电视剧、系列微短剧等;打造“一台演出”,即根据黄帝神话等创作一台舞台剧演出,进行常态化演绎;组织“一场穿越全球的推广”,走出国门去宣传初祖文化,让更多的人接近黄帝文化、感受黄帝文化。
省民盟经济委副主任、新质生产力(陕西)研究院院长郭建琼:
应用数字技术发挥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用的建议 传统的宣传工具和手段难以有效发挥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用,因此推动应用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可有效解决资金短缺、运营能力不强和建设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
一、加强黄帝陵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为黄帝陵构建新型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实现黄帝陵无线网络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实现黄帝陵数据空间资源开发和黄帝陵元宇宙空间,推动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数字化深度广泛应用,拓展黄帝陵数据生态发展空间,加强地理信息、物联网、智能设备等现代数字技术与黄帝陵生态资源的全面深度融合。
二、把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纳入黄帝陵建设顶层设计。在相关规划中引入“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理念,重点以区块链技术、元宇宙入口、虚拟现实等为基础,增强实体黄帝陵与虚拟公园融合交互,积极探索黄帝陵数字发展新模式。在充分开展实地调查、记录整理、评价认定的基础上,建立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基础数据资源库,纳入国家文化数据要素建设项目库,集中力量开展规模可观、影响力大的宣传策划活动;注重与受众共情,利用影视资源探索新颖的叙事方式。
三、有效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场景的深度融合。打造黄帝陵主题数字博物馆,建立黄帝陵遗产数据模型“原地复活”,打造基于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技术的黄帝陵沉浸式场景在全球华人聚集区的展示,建设黄帝陵陵区生态环境数据库,精准服务黄帝陵管理与保护。配以图文音频导游,让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云游”轩辕黄帝陵,了解公祭黄帝的历史沿革和公祭仪程,虚拟体验祭祖仪程。促进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在线新经济深度融合,形成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直播等线上内容生产新模式。
四、重视数字技术与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应用推广的有机融合。突出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主题和新时代国家建设理念,运用视觉符号彰显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推动标识体系实现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展示与传播,以数字技术赋能信息导视、文创以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衍生品设计开发,更好发挥服务大众的基本功能。加强数字技术在黄帝陵的应用,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推出更多新颖的体验模式。让黄帝陵成为吸纳海内外人才和资金的重要磁吸点,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献智出力。
西安一鸣实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莫芃:
开展教育实践、数智科技与文创融合 重塑黄帝陵文化传播新发展 当前黄帝陵文化传播工作力度尚显不足,效果有待提升。为此建议:
一、建立教育实践基地,打造黄帝陵文化传播据点。深入挖掘黄帝陵文化的精神内核,规划建立一座集教育、展示、体验于一体的黄帝陵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等方式,让参观者能够直观感受黄帝陵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与现实意义。常年开展黄帝陵文化文艺演出、书画创作、非遗展示等活动,定期举办黄帝文化学术交流会,吸引专家学者和海内外华人广泛参与。将基地作为中小学生德育专项课堂和研学旅行定点场所,开设思政教育和文化传承课程,组织研学实践系列活动,不断扩大黄帝陵文化传播覆盖的人群范围。
二、运用数智技术,创新黄帝陵文化传播方式。数字化展示黄帝陵内的文物、古籍、图片等资料,建立在线博物馆,让全球观众随时随地了解黄帝陵文化;利用AR、VR、5G、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打造互动式、沉浸式数字体验场景,让学习人员身临其境、接受熏陶;设计以黄帝陵文化为背景的教育游戏,如虚拟漫游体验、解谜游戏、角色扮演游戏、NPC打卡游戏等,引导人们深度参与、深入思考;打造具有黄帝陵文化特色的精品文化IP,如“一分钟了解黄帝”“黄帝陵的未解之谜”系列短视频、动漫等,利用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力吸引粉丝关注讨论;创设黄帝陵文化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黄帝陵文化的深度解读、节庆活动等内容,让民众及时了解黄帝陵文化的传播动态。
三、开发文创产品,丰富黄帝陵文化传播内涵。挖掘黄帝陵文化独特符号与故事,将其转化为具有辨识度的IP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如黄帝形象IP人偶、黄帝陵相关图腾设计的服饰、以《黄帝内经》系列为主的健康养生产品等;研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配件等科技文创产品,将黄帝陵文化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如结合黄帝养生理念的智能手环、以黄帝陵文化为主题的智能音箱等。与知名品牌或IP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出联名产品和推广活动,提高黄帝陵文化的知名度。在黄帝陵举办大型直播活动,连线有关体验店、快闪店,举办黄帝陵文化主题展览,加深黄帝陵文化对海内外华人的影响力。开发黄帝陵文化数字学习资源库,开设黄帝陵文化在线实景课程,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提高黄帝陵文化传播效果。
本版图片由记者 张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