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 马尤翼 记者 赵婧)8月22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杨凌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标志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今年陕西省11个国审小麦新品种均出自杨凌,这都是示范区以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为牵引,整合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体现。”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薛海兵介绍。
标志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今年杨凌示范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省科学技术奖17项,46个植物新品种通过国审。“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入选全国十大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顶级种用藏羊、陕西首头高育种值克隆奶牛,畜牧育种取得历史性突破。省杂交油菜中心成功培育出目前国内外已知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资源,标志着我国油菜高油育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杨凌示范区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下,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不断加快,3项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获批建设秦创原旱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聚集区,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额5.26亿元,同比增长14.34%。新增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7支、“新双创”队伍35支。在良种推广与耕地保护方面成效显著,今年以来,2个小麦、1个油菜、1个苹果品种入选国家主导品种,2个小麦新品种推广面积进入全国前十,杨凌良种在全国美誉度持续提升。
现代农业新图景蒸蒸日上
“杨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上半年经营主体满意度全省第一,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81亿元,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何玲用一组数据说出在深化“三个年”活动中,杨凌示范区抓服务、优环境的实践成果。
杨凌示范区全面实施现代农业“1123”工程,全域统筹、科技引领、核心示范,入选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上半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
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杨凌示范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深化与省内10个地市的农业科技合作,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07个,已落地79个。动态调整、分类管理350个示范推广基地,创新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示范推广效应。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振兴,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7个,“杨凌农技师”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全面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外所有村庄规划编制,农村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6%,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到70.4%,居全省第一。
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开创新局面
2019年6月,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中方愿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的重大倡议提出后,基地建设的光荣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杨凌示范区的肩头。5年后的2024年3月,6000株优质苹果种苗运抵乌兹别克斯坦,新型矮化栽培技术首次走出国门。
今年上半年,杨凌进出口总额增长17.35%,其中,出口总额增长26.11%,增速全省第三。累计有500多名外宾到访基地进行交流考察,在建设境外农业科技园区、引进杨凌种苗、农业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等方面达成20多项合作共识。在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建成10个境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示范小麦宽幅沟播栽培技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等一批先进技术。吸引上合组织国家2000多种商品进入国内市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揭牌成立,农业高等教育“走出去”迈出实质性步伐。
据介绍,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坚持把打造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不断催生和推广应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加快构建以现代种业、农副产品加工、智慧农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入西安国家“双中心”和大西安都市圈,推动创新要素、公共服务等资源高质共享,打造宜居宜业、活力开放的世界知名农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