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做好“体育+”大文章 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省政协“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对口协商会发言摘登








  省政协委员,汉中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蔡煜东: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与思考

  一、以妥善处理“三个关系”为关键点,推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一是妥善处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关系,倡导并鼓励各地市(区)勇于探索、持续推出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二是妥善处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推进发展不均衡地域、城乡之间的一体发展思路,加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健身设施的供给力度,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全民健身赋能。三是妥善处理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引导并支持社会组织、企业、普通民众等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的提质扩容。
  二、以深入推进“三个融合”为着力点,拓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链条。一是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优化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大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的力度。二是深入推进体卫融合,探索构建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支持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为不同群体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运动方案,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进一步调动医保参保人员参与运动健身的积极性,使防病先于治病。三是深入推进体旅融合,推动陕南地区打造水上和山地户外运动聚集区,实现全民健身与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
  三、以“三个活动”为切入点,营造浓厚的运动健身社会氛围。一是着力打造一批贴近百姓生活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全力营造优良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氛围。二是开展一系列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三是加大全民健身公益广告的创作和投放力度。
   省政协委员、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院长李亚军:
  完善“四级”公共服务体系让全民健身成为新时尚
  一、结合城市特点,最大限度规避地下文物影响,探索形成“四个结合”的新思路,即:结合城市规划科学布局新建点位、结合新建居住小区做好配套、结合老旧厂房和闲置物业再利用进行改造提升、结合城市风貌做好绿地游园的复合利用,切实解决体育场地建设难题。
  二、积极争取中省资金,精心打造一批以大健身促进大健康的特色市、县、乡、村(社区),以体育、住建、城管、园林、环保等“集团作战”的工作格局,建设一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补足场地设施短板。同时,要把握距离亲民、价格亲民、服务亲民、功能亲民,以“四个亲民”实现共治共享。
  三、一方面,积极探索体育公园良性运转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体育健身和健康指导的增值服务和文化餐饮等消费性经营活动增加收益。另一方面,政府要出台《体育公园运营考核奖补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对体育公园的运营效果和群众满意度考核情况对运营主体进行补贴。
  四、以注重思想融合、聚焦资源融合、强化活动融合、坚持服务融合、创新手段融合、推动机制融合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大健身”促进“大健康”工作。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继续做好陕西体育健康行活动、陕西省社区运动会、三秦科学健身大讲堂等活动,确保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真正发挥运动促进健康的积极作用。
  五、紧盯“广泛”“全民”这两个关键词,强化普惠意识,关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群、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突出全民健身的核心所在,实现健身、健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让全民健身成为新时尚,不断增强三秦百姓的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杨卓:
  引导非正式体育组织良性发展为打通我省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增添新活力
  一、要重点改革民间组织的准入制度,由体育和民政部门联合指导非正式体育组织,在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鼓励其参与体育社会团体、体育社会服务机构登记;对于未达到登记资格要求的组织,可探索实施行政备案或公益认证,以保障组织信息与政府互通。同时,建立常态化的资源扶持机制,设置群众体育引导扶持基金,以各地基层单项体育协会为枢纽,通过举办赛事活动、委托服务等方式,加大对发展良好的非正式体育组织的资助。
  二、拓宽现有基层赛事活动的参赛组织来源,建立非正式体育组织与正式体育组织的协作机制,构建一套正式体育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平等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三、完善非正式体育组织的法治保障,积极研判基层全民健身组织新形势,由体育行政部门联合民政部门制定非正式体育组织规范管理和培育发展相关政策,使得非正式体育组织活动有保障、有指导、有服务。
  四、寻求政府与非正式体育组织间共同利益,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强调“政府支持、引导且不干预”。政府可通过定期会议、协商机构或专门的联络人员,与非正式体育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其发展需求和活动风险,并及时获得群众体育需求的有关信息。另一方面,发挥好“群众自发组织、协调、实施”的特色。发挥非正式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赛事中反映诉求、协调利益等多重功能,代表群众及时与基层政府、单项体育协会进行沟通,有效解决非正式体育组织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在全民健身推进中提高体育参与度和覆盖率,提升体育活动质量和效果。
  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刘勤州代表农工党省委会:
  关于推进全民健身提升我省全民体质的对策建议
  (一)有机整合资源,拓展运动空间,整合我省学校、体育场馆、民营健身场馆、公园等资源,错时利用,适当收费,统一管理。支持利用山地、森林、峡谷、草地等地貌,建设特色体育公园,建设健身步道,开辟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专业场所;行政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要带头开放可用于健身的场所,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健身场所采用低收费政策,并对场所使用、维护和收费等事项做好谋划;对于可以利用的城郊土地,鼓励民营资本介入建设运动场所。
  (二)支持全民健身,优化运动环境,发展公益性体育运动组织,引入专业性教练员和医护人员对运动群体进行指导。对于未成年人,在幼儿园和中小学要保障体育运动的时间,尤其是武术、太极拳、八段锦等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健身方式,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孩子健身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互联网+健身”为载体,打造体育运动线上平台。完善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以传统文化为支点,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当地村民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
  (三)健全辅助服务,完善运动保护,由我省体育、教育、卫生部门牵头,遴选体育、医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或教师担任志愿者,进驻高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健身社团进行运动卫生常识宣讲,为社会营造安全的健身氛围。倡导有条件的社团组织或者运动场所聘用专业医护人员,做好运动保护工作。对于蹦极、攀岩、翼装飞行等极限运动经营者或组织者,必须由应急、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起来对其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培养安全意识,杜绝随意性、自发性、不规范的驴友野营、探险等活动。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曹增武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
  进一步释放我省体育文旅康养产业动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偏远地区体育设施的投入,确保全省各地群众均能享受便捷的健身条件。同时,提升现有设施的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保证设施的长期使用效果。
  (二)推动产业链条的完善。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体育、文旅、康养三大板块的深度融合。推动体育赛事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开发“体育+旅游”综合套餐,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例如,在西安国际马拉松赛期间,推出“马拉松+兵马俑一日游”、“马拉松+华山探险”等旅游套餐。鼓励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开发一体化的旅游产品,如健康旅游线路、体育主题公园等,突出我省的地域性特色与核心产品,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三)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体育文旅康养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四)创新康养服务。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提升康养项目的市场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供多样化的康养服务,如在温泉康养中心引入中医理疗、瑜伽健身、茶道文化等项目。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进入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五)打造国际品牌。引进国际资源,提升我省体育文旅康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引进国际顶尖的体育教练、康养专家和旅游管理人才,举办国际性赛事和活动。加强国际市场推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和投资者。利用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加强对我省体育文旅康养项目的宣传推广。
   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雷晓康:
  推动全民健身健康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消除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信息共享与政策实施的一致性,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相互补充和衔接,以实现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过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通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优化管理流程等手段,降低社会力量准入门槛,鼓励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团体和个人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服务的提供与管理,形成政府引领、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良性互动模式。
  (二)构建跨区域的资源调配机制,确保体育资源能够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得到均衡分配与高效利用。重视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需求,实施适度的倾斜政策以缩小城乡、区域间的体育健康服务差距;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网络,使其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关键纽带;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吸引社会组织、企业及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依托微信端口打造“秦健身”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与定制化训练计划。加快上线网络医疗咨询与远程医疗服务功能,缓解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的现有资源,建立全省健康数据档案,为健康管理、科学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更为坚实的数据支持。通过定期开展全省健身状况分析,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全省健康管理策略,持续开展“体育健康行·助力三个年”系列活动,将健身指导和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推动全民健康服务向着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丁建岚:
  体育文旅康养产业横向融合纵向整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制定动态体育旅游康养行业标准,特别是体育旅游运动风险预警、户外运动组织团队规范、旅游线路服务标准等动态监督机制,提升行业服务规范;制定事故频发、纠纷较多的领域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产品服务流程;设立专门机构,监督执行行业标准,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秦巴山脉等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交通条件,连接高铁站、汽车站,扩大景区覆盖范围,支持全域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游客中心、信息站点、医疗救助站等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整体体验。
  三、尝试引入“悦榕”、“亚特兰蒂斯”等知名品牌休闲度假酒店,以高质量服务水平且个性化的度假休闲全体系吸引中外游客,以点带面,引领当地体育文旅康养产业全面发展。
  四、开发多样化的体育旅游康养产品,依托体育的社交属性,形成“旅居”、“旅留”,间接带动本地房地产市场发展。
  五、借助大数据和新媒体,打造不同类型IP,以“一超多强”(打造一个超级旅游目的地、培育强力线路群)模式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感与舒适感。
  六、加强体育、旅游、康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统筹协调与高校和职校的深度合作,按照市场和行业需求,开展定向培训计划,培养熟悉本地旅游资源的兼顾旅游向导、社会体育指导、康养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七、开发和推广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嵌入产业全过程,例如小程序、公众号等,将体育、旅游和康养服务无缝衔接,方便消费者在一个平台完成产品购买和个性化定制,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西安体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导杨涛:
  推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健康“加油站”
  一、在城市社区,着重打造标准化、智能化体育场馆;在农村社区,将运动基础设施修建与绿水青山充分融合。二是区分区域发展程度开展建设。在全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县,先试先行开展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形成标准化模式后,在社区体育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推行。同时,通过鼓励医疗机构、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科研机构等下沉社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运动健康服务。
  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应结合省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内容,实现社区居民健康基础信息与体质监测、健康辅助等社区服务相结合、共享、提升的效果。双元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将实时监测和分析居民的健康状况和运动数据,结合基础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运动健康服务。
  三、健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工作机制,打造覆盖全面、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运行机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体育、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和发展中的职责与任务,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确保事项推进有牵头、有回应。通过推进医疗机构、高等体育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协作,打造医疗保障、健康专业、服务全面的组织网络,并出台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运行监管与评估标准,定期开展评定,以提升服务质量和动态化需求应对。
  四、将“体卫融合”理念与健康类人才培养相结合,提高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对运动伤害防护、运动康复、运动处方等运动与健康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政策培养复合型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开展社区运动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本版图片由记者 杜静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