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陈海燕委员:向世界展现陕西杂技艺术魅力
陈海燕(右二)在练功房指导演员杂技动作 受访者供图

  □ 记者 刘凡銆
  “杂技艺术不仅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的前沿窗口。向世界展现陕西杂技艺术魅力,是我一直想做的事。”4月2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望多年巡演历程,省政协委员、省杂技艺术团有限公司书记陈海燕颇有感触。
  陈海燕的时间表经常排得满满当当,刚刚忙完“杂技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她,又要着手准备赴哈萨克斯坦演出的相关事宜。她带领团队反复推敲,精心打磨,紧锣密鼓地“备战”。
  自2016年起,陈海燕携大型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启动沿丝绸之路国际演出,从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出发,经过西宁、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穿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进入欧洲的波兰、德国、捷克等六国,一场场体现陕西特色的精彩节目令各国观众深感震撼,进一步让陕西文化“走出去”。
  在陈海燕看来,杂技艺术是一门“世界语言”。“以杂技艺术为桥梁,宣传陕西特色文化,讲述中国故事,这是我们创排《丝路彩虹》的初衷。”她说。
  《丝路彩虹》讲述了盛唐时期中国驼队在通往亚欧各国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梦幻奇遇,通过“舞动长安”“魅影雪域”“梦幻敦煌”等场景,再现丝路沿线城市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风情。在节目构思上,陈海燕和团队用不断旋转的杂技鼓寓意驼队一路向前的滚滚车轮,用翘碗等杂技形式展现波斯琳琅满目的集市,借助“长袖击鼓”等技艺传递大唐使者登程时的恢弘气势,希望以此引发各国人民的共鸣。
  为了让剧目凸显陕西特色,陈海燕在剧本大纲、音乐编排等方面融入了陕西文化元素。“团队在创作时着重凸显陕西历史故事,在曲调上融入了陕西地方音乐,结合现代审美创新舞美造型,打造梦幻舞台,努力推动陕西文化抵达更广阔的受众。”陈海燕介绍道。
  多人蹬鼓、球技令人眼花缭乱,坛技、抖缸表演让人拍手称绝,敦煌“飞天”与男主角的相逢画面令观众如醉如痴……
  巡演以来,令陈海燕难忘的是外国观众的赞叹和掌声。“每到精彩之处,台下的惊呼声回环而来。表演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起身离开座位。”陈海燕说,外国友人十分欣赏陕西杂技,自己站在舞台上,心中充满了文化自信。
  除了《丝路彩虹》巡演,陈海燕还致力于“欢乐春节”文化交流巡演。2019年春节,她带领团队前往乌干达、马拉维、毛里求斯进行演出,用带有浓厚陕西色彩、反映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专场演出,为非洲人民和当地华人侨胞送去新年祝福。
  乘坐飞机11次,累计飞行时间48小时,行程3.12万公里……“欢乐春节”文化交流巡演期间,陈海燕随身携带32件共计500余公斤的大型道具,尽管舟车劳顿,但只要抵达表演场地,她便第一时间调整状态,一股脑投入到走台、彩排当中,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能让非洲人民了解陕西文化,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陈海燕说,将陕西杂技带出国门是一件让人非常自豪的事情,希望通过杂技表演架起中非友好的桥梁,为凝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友好情谊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巡演的脚步越走越远,陈海燕对杂技人才的缺失深感担忧。“杂技艺术经久不衰,人才是决定因素。目前,杂技界仍面临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困境。”她认为,一个长期稳定的专业院团,只有培养稳定过硬的队伍,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作为政协委员,陈海燕十分关注杂技人才培养工作,提交了《加强杂技艺术人才培养的建议》的提案。为精心打磨提案,她走访调研了全国多所杂技学校,与相关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和杂技演员谈心谈话,利用表演之余的时间完善提案,为推动新时代杂技人才队伍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将秉承创新精神,以陕西特色文化为核心,努力发挥杂技艺术的独特优势,争取赢得更广泛的共鸣、更深刻的影响,不断创造美与奇迹。”陈海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