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破解“三难”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 省政协委员上官亚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目前,我省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8家。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其发展面临以下“三难”挑战:
  一、起步难。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在发展上存在高端人才、先进技术、资金等关键要素短板,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的难题;企业技术创新和突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升级周期较长,起步存在较大困难。
  二、可持续发展难。被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成立时间多在10年以上,基本上是在存量企业中挖掘,成立5年内的企业占比不足3%。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面临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减弱、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
  三、做强难。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多数企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较弱,对数字化发展理解不深、水平参差不齐,升级面临较大难度。
  为此建议:
  一、制定专项帮扶政策,加大财力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专精特新企业;加强融资支持,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各类贷款投放力度,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贴息标准,深化政银担保合作,建立健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二、重视专家团队建设,加大智力支持力度。由政府统筹组建各类行业专家服务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企业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加强工业细分领域专家团队建设,增强对能源、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省内支柱产业的服务。
  三、加快数字底座建设,加大上云用数支持力度。加快部署物联网、5G、工业PON、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产设备、基础设施、平台系统及业务应用等上云,实现互联互通和管理数字化;鼓励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研发细分工业领域行业应用,推动企业在生产制造、资源管理和市场拓展等各环节资源高效配置,构建更加丰富的工业互联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