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亚丽委员 特派北京记者 杜静波 摄 □ 记者 张涵博
“年龄大了,腿脚不便,去趟医院也不容易,现在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太贴心了!”3月1日,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联合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计生特扶家庭入户免费体检活动,一名失独老人连连感慨道。
活动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失独家庭成员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医护人员为失独家庭成员检测血压、血糖,询问用药、日常饮食习惯、运动健身等情况,并逐一登记建档。签约后,每户失独家庭将由固定的家庭医生提供24小时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王医生是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她带领的家庭医生团队负责服务杜城街道辖区三个小区近3000名群众。结合自身经历,她认为,进一步增强家庭医生队伍力量,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基层群众就医养老的现实需要。
王医生的呼声,也是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崔亚丽今年全国两会履职建言的方向。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自2016年全面推行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崔亚丽认为,除了全科医生数量不足、“被签约”和“签而不约”现象严重、宣传力度不够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支持性政策无法兑现,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为此,她提交了《关于加快民营医疗机构能力提升步伐,共同推进智慧全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提案》。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从2012年的9786家增长至2021年的2.48万家,但民营医院仍然以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为主,三级医院数量占比不到2%。2021年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达159万人,其中职业医师44万人。
“调动近160万民营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投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无疑会对这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崔亚丽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并设立专项资金,快速提升基层民营医疗机构能力水平,支持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卫生管理部门监督和公立医院指导下,通过调动民营机构医生和技术人员全面参与,争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2035年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并实现重点人群高质量的签约履约服务。
崔亚丽建议,联动卫生管理部门和公立医院,持续对民营诊所可参与家庭医生协作团队的多岗位成员提供培训、指导、考核,建立上下级医疗专家协作渠道,更新签约和履约工作流程和职责,有效平衡和利用公共卫生经费。以服务覆盖度、服务质量、成本效益、群众满意度为考核指标,采用标准化移动家庭医生操作系统,实现服务数据真实、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过程质量可控。以科学、公正、透明的线上支付系统,及时兑现家庭医生服务回报,严查克扣、拖欠补贴经费行为。
崔亚丽建议,多部门联动构造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医疗+社区康养+社区文化”三位一体的健康幸福家园,引进经济、便利、现代化的物联检测设备,提供治疗体验好、风险低、操作性强、效果明显、收入稳定的适宜技术和治疗设备,打造智慧全科家庭医生服务模式,通过全科管人、专科管病、上下协同的网格化区域医疗解决方案,让家庭医生贴心守护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