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北京记者 唐冰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继续释放出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积极信号。
全国两会期间,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杨淼、张华俊、祁志峰热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展望互利共赢的未来。
持续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2023年,借着中国—中亚峰会的东风,陕西与中亚五国外贸快速增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5300列,出口陕西货值增长26.1%;高水平举办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陕西对内对外开放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深。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新部署,陕西下一步对外开放如何推进?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省商务厅厅长杨淼表示,要持续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在拓市场、育主体、优结构、兴业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出台支持外贸促稳提质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组织“陕耀全球”百团千企拓市场抓订单活动,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RCEP区域等新兴市场合作;巩固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品出口,扩大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工业消费品出口,推动特色农产品等出口增长。培育外贸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引进一批制造业外资和外向型企业,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贸易,面向中亚等地区积极开展经贸合作。
“招商引资方面,要着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进一步夯实开放型经济产业基础。”杨淼介绍,为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我省出台了引进制造业利用外资和外向型企业的支持措施,重点围绕打造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计划全年组织“投资中国·选择陕西”境内外百场招商活动,深化横向经济技术协作。同时,强化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此外,杨淼还表示,我省将着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制度型开放;推动各类开发区创新提升和综合保税区特色化发展;优化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内畅外联,构筑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支持中欧班列更高水平运行和服务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10年来已累计开行7.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搭建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新平台,打造了富有韧性的国际物流通道,有力提升了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截至2023年底,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21405列、占全国四分之一,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城市,西安抢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着力拓通道、强枢纽、优服务、聚产业,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陕西省委会主委张华俊说,基于当前国际形势变化,海运、空运贸易成本和风险上升,中欧班列的稳定性、时效性、便捷性更加凸显,有必要开辟更多班列运输通道,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张华俊指出,当前,中欧班列运行服务工作中,通道开辟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以西安为例,近年来,西安在班列开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港口运营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且目前班列开行仍处于巩固发展和转型升级阶段,后续仍需地方财政持续补贴。为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中欧班列的支持力度,采取财政补贴或海关税收返还的方式,助力西安等集结中心城市拓展更多线路,加快搭建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积极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艺术品交流交易
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地之一,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框架下,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成功建成,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睦邻互信提供了重要助力,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中亚地区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认为,文化艺术品不仅是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增进国与国之间友谊的桥梁纽带。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交流不断深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认同,各国之间文化艺术品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目前,由于税收等因素影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艺术品的交流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应把握住中国—中亚峰会去年在西安召开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品作为重要载体的文化交流重要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品交流交易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祁志峰认为,应出台更多激励政策,支持、鼓励更多企业积极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艺术品交流、拍卖交易等,创意设计、科技应用和跨界合作,对传统文化加以现代阐释与创新,发展形式多样、大众更易于接受的文化艺术品交流的体验互动活动,为文化艺术品提供更广阔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建立“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流交易中心,降低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的交易税率,促进国内文化市场繁荣和推动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