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寻味非遗里的中国年
外国友人在体验包饺子年俗

  □ 记者 刘凡銆
  龙狮起舞上下翻飞、秧歌队伍载歌载舞、象征吉祥如意的“财神”穿梭人群……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西安市灞桥区白鹿仓景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自吉尔吉斯斯坦、韩国、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位外国友人漫步景区,观看舞龙舞狮、社火巡游、非遗杂技、秦腔演艺等关中民俗表演,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作为“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历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西安外宾过非遗大年”活动邀请全球各地嘉宾齐聚白鹿原·白鹿仓景区滋水非遗大集,中外宾客通过欣赏民俗演出、体验非遗手工制作等形式,共同寻味非遗里的中国年。
  一阵悠扬的琴声后,大戏楼里传出秦腔亮嗓,引来外国友人驻足观看,演员们身着戏服浓墨重彩登场,凭借精致优美的扮相、高亢激昂的唱腔、行云流水的动作赢得观众声声喝彩,一些观众举起手机记录一个个精彩瞬间。
  “太震撼了!通过这场表演,我深深爱上了中国戏曲。”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李新说,这是他第一次过中国年,很喜欢这种温暖的仪式感。通过体验中国传统民俗、传统服饰、传统美食,充分感受到中国春节喜庆团圆的氛围,对关中文化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华县皮影、凤翔泥塑、澄城刺绣……在滋水非遗大集体验区,各类非遗展品琳琅满目,令外国友人目不暇接,他们频频驻足,与非遗传承人交谈,亲自体验非遗技艺。
  木香四溢中,纤巧的刻刀精准落下……在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指导下,外国友人乔治体验了一把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伴随非遗传承人的解说,一张栩栩如生的年画雏形在手中诞生。
  “非遗文化真是太神奇了,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令人惊叹,无论是木版年画,还是其他的非遗技艺,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些新鲜事。”乔治说,这次体验之旅,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美好的印象,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探寻其中的神奇与奥秘。
  在古色古香的关中美食街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外国友人聚在凉皮、肉夹馍、子长煎饼等美食摊铺前,品味着浓浓的年味。
  和面、拌馅、下锅……在包饺子民俗体验环节,中外嘉宾围坐一堂,一起动手擀饺子皮儿、包馅儿,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圆润、精致玲珑的饺子便出锅了,大家在热气腾腾的团圆饭中共享新春佳节的喜悦。
  “这是一次十分难忘的春节,能与外国友人相聚西安共迎农历新年、分享陕西民俗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西安市民张晓说,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象征着团圆和欢乐,希望外国友人在看非遗、品美食中体验到中国传统佳节中的“家”文化,感受中国的浓浓年味。
  “这次活动让中外游客在浓厚的年俗氛围中感受陕西年味,‘沉浸式’‘慢旅游’的体验模式让游客们充分感受到中国年的深厚文化底蕴。”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会长袁红说,这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春节文化盛宴,不仅是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加了解西安、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