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一位养蜂人的新年心愿
鲍和平展示蜂箱里的蜜蜂

  □ 记者 白瑶 文/图
  打扫蜂场、添加喂料、调整隔板……春节期间,在大多数人休闲度假的时候,今年65岁的榆林市绥德县三十寨村养蜂人鲍和平一刻都没闲着,依然在精心打点着他的“甜蜜事业”。
  农历正月初四,上午7时,还没吃早饭的鲍和平急匆匆来到蜂场查看蜂情。
  “冬天早上气温低,蜜蜂喜热怕冷,一旦受冷受冻就不好存活。”鲍和平边解释边利落地给蜂箱加盖棉被,随后用糖水喂蜜蜂。
  忙完这些,他拿起扫帚开始打扫枯草落叶,时不时停下仔细检查蜂箱附近是否有害虫、老鼠。
  提起养蜂,还要从40年前说起。
  在养蜂之前,鲍和平主要靠外出打工挣钱,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一次春节回家过年,他和有着多年养蜂经验的哥哥交流后,就下定决心搞起了养蜂营生。
  1984年,鲍和平正式开始了他的“甜蜜事业”。
  “刚开始经验不足,经常被蜜蜂蜇伤。因为要寻找蜜源地追赶花期,一年至少有7个月在外边度过。”鲍和平说。
  一到冬天,陕北花谢草黄,为了寻找充足的蜜源,鲍和平每年10月份便开始带着蜜蜂去四川追赶花期,等到来年5月份天气转暖,陕北大地花开了就带着蜜蜂回来了。
  从陕北到四川,再从四川回到陕北,这条追花逐蜜之路,鲍和平一走就是十多年,没有在家过过年。
  “那些年每到过年时看到别人阖家团圆,我就非常羡慕,但为了养好蜜蜂为了生计,只能年年与蜜蜂相伴过年。”他说。
  从最初的20多个蜂箱发展到100多个蜂箱,随着规模扩大,鲍和平家里的日子日渐有了起色。
  说起养殖经验,鲍和平用“细致”二字加以总结。
  “养蜂不光要关心花期、气温,还要时常关注水温、水质以及环境清洁等多种因素。蜜蜂比较脆弱,养蜂一定要十分细致才能养好。”鲍和平说。
  随着年龄增长,儿女们想让父亲享享清福,但他放不下养蜂营生,坚持在家门口养蜂。
  虽然现在不再外出“赶春”,相比之前养殖规模也缩小了,但鲍和平需要操心的事一点都不比之前少。
  冬季的陕北气温多在零度以下,蜜源少,这段时间鲍和平格外费心费力,经常要通过加棉被、喂白糖等方式帮助蜜蜂顺利越冬。
  这两年,鲍和平新添了“愁事”。“这几年或许因为气候关系,附近的洋槐树枣树开花后总是不流蜜,蜜蜂采不上蜜就没多少蜂蜜产量。”鲍和平说。
  陕北地区洋槐树、枣树种植广泛,每逢春夏时季,它们就成了蜜蜂的主要蜜源。
  说话间,鲍和平掖了掖盖在蜂箱上的棉被被角,期待般地说:“今年冬天下了好几场雪,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希望今年洋槐树、枣树都能流蜜,迎来养蜂的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