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凤山委员 实习记者 秦瑶 摄 □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能够担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省政协常委、澳门陕西商会会长宋凤山说。作为一名“老委员”,宋凤山多年关注渭北“旱腰带”生态建设问题,深入调研、分析研究,为构建渭北地区生态屏障建言献策。
1月26日,在省两会委员驻地,宋凤山一见到记者便高兴地说:“去年我提交的《加强渭北旱腰带生态建设,寓乡村振兴于美丽陕西之中》的提案,今年有了新进展!”
渭北“旱腰带”是我省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半湿润易旱地区,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度偏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脆弱,但其对构建渭北地区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17年,宋凤山就开始对渭北“旱腰带”生态环境修复问题进行调研,并参与了相关保护工作。“在荒山坡种植杂交构树,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将其作为奶山羊的优质饲草资源。”宋凤山在当地大力推广杂交构树、紫花苜蓿、丹参等饲料和中药材种植,推动技术更新、设施改造、链条延长、品牌打造,持续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在宋凤山多年奔走呼吁下,省林业局高度重视渭北“旱腰带”生态治理问题,去年3月专门印发实施《陕西省主要乡土树种名录》,将构树列为关中地区绿化树种,鼓励引导群众在渭北“旱腰带”地区推广种植。
据了解,截至2023年7月,渭北“旱腰带”地区累计完成造林302.3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3.92万亩、飞播造林44.90万亩、封山育林116.61万亩、退化林修复76.94万亩。
多年履职,宋凤山深感撰写一件优质提案的不易。“通过一条建议或一件提案的办理,能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宋凤山表示,他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撰写出更多高质量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