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军常委 蒲小川委员 胡燕委员 □ 记者 李彦伶 文/图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从9个方面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了首位,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对此,吴晓军、蒲小川、胡燕三位委员表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统筹科技创新力量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省政协常委、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吴晓军表示。
吴晓军建议,应统筹科技创新力量,将高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的创新力量充分统筹,在学科建设中强化服务能力,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联合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整合在陕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力量,深入推动“两链”融合,形成创新平台与产业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吴晓军表示,围绕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化应用新场景开展科技创新,培育、打造数字经济新业态与新形态,加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赋能、赋智、赋值”的作用,选择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政府、降低行政负担,构建政府高效的城市公共服务系统,更好反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要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落地实施前瞻布局,在优势领域为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依托西安‘双中心’建设,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各类资源落地陕西。”吴晓军表示,应组织动员科技力量,从项目入手,延链融合,进一步做大产业链,实现产业由特到新再到强。
培育高能级领军企业 科技是国之利器。
省政协委员、延长石油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蒲小川认为,在双循环和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高能级科技型领军企业既是最具牵引力的头部企业,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关键节点和“火车头”,应通过发挥政府之手和市场机制作用,培育高能级科技型领军企业,切实提升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蒲小川建议,将创新平台建设纳入科技企业培育重要内容,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动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此外,应深化人才引育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加强对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支持,鼓励并引导企业建立与本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相配套的“人才库”。
“我省科教资源极其丰富,科技成果率很高,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特别是就地转化率较低,这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心头之痛。”蒲小川表示,秦创原和双中心建设无疑成为最具区域价值,最有适配性的中省战略,而实施好两个重大发展举措的要点是破解多要素有效协同和高水平循环问题。
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国体育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通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体育产业聚集区,在中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体育企业孵化、体育创新人才培养、资源集成和开放协同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坚持科技赋能。”省政协委员、西安华盛恒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燕建议,依托上海体育学院学科优势,孵化众多优秀体育产业,并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和服务体系,从而赋能创业发展。同时,坚持改革创新,把握体育产业发展规律,用改革的思路与创新的办法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瓶颈,加大顶层设计与工作统筹,促进产业模式、业态和技术创新。
“坚持市场主导,尊重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取向和市场对产业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活力。”胡燕表示,在以科技为引领的核心作用下,通过持续改革创新,加大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以多种资源聚集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我省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