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标志性国家文化中心
  □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陕西省委会副主委 杜海峰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正逐渐得到更多的年轻人和海外友人的认可。在西安,跨越老、中、青各年龄阶段,穿着汉服打卡拍照的人越来越多;“诗词大会”等古典文学类节目持续火爆荧屏;在青年人聚集的B站,中国历史、四大名著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常年位居排行榜的前几位,点击、播放量过亿次。
  目前还存在传统文化中心的标志地位仍未明确显现出来;传统文化复兴局限于服饰、诗词等领域,饮食、音乐、生活方式等领域挖掘不够,文创作品的内涵不够丰富;国际间传播的影响力不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不多,传播手段和渠道相对单一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构建一中心、多节点的中华文明城市群。支持西安等城市打造标志性中华文明中心,围绕标志性文物古迹开展系列展示、推广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专题纪录片、城市形象展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快标志性景点周边提升建设;尽快完成标志性LOGO制作,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周、秦、汉、唐等代表朝代,开展学术活动,增加城市影响力。
  二、支持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文创产品走出去。在现有汉服热、诗词热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传播交流范围,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安排组织东仓鼓乐、《唐宫夜宴》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走出国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展演交流。前期可以中亚、东南亚、中东欧等国家为突破口,唤醒这些地区的中华文化记忆,增加对文化中心的向往和认同。
  三、支持发展优质文创产品和传媒机构。从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支持服饰、音乐、影视等“国潮”系列文创产品,对于海外展演、播出的优秀文创产品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支持培育扎根本土、辐射全球的传媒机构,加大央视、紫荆文化等媒体国家队在文化大省的投入力度,宣传推广传统文化产品,支持TikTok、快手等社交媒体参与传统文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