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小军
高校思政课建设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为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陕西作为拥有111所高校的教育大省,思政课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省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与时俱进抓好思政课建设。
一、聚焦立德树人,把准思政课建设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运用各种载体全方位推动思政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二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引导学生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完善个人品格,把人生抱负落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强化社会实践课堂感知。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加强对课外活动、论坛讲座与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理直气壮弘扬主旋律,汇聚和传递正能量,勇于同一切错误思想与言行作斗争,坚决应对外部激烈竞争的“强基之战”。
二、聚焦数字时代,明晰思政课建设的发力重点。数字时代,互联网成为教育的前沿阵地。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强烈的个性化追求、自主多元的学习渠道、深度融入的网络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互联网思政课建设。一是打造网络精品课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推动思政教学由单向的知识传输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互动,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参与热情,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二是实施思政提升行动。大力营造思政文化氛围,依托校园各类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思政知识、展示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消除思政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让文化经典可亲近可触摸,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三、聚焦优势赋能,提升思政课建设的教学品质。发挥陕西雄厚独特的科教资源优势,放大视野、开拓思路,着力建构思政教育全国创新生态体系、形成全国竞争比较优势。一是优化教学设计。组织力量挖掘“延安精神”“西迁精神”丰富内涵,构建具有我省特点的高水平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集聚一批高水平、有经验的名家大师,组建“陕西思政教育师资库”,定期前往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开展专题讲座,推动社会资源向思政教育资源转化。二是重视教材编写。组织高水平专家参与,统一打造一批具有权威性、示范性的优质教材,同步推进数字教材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是坚持全面抓建。探索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模式,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集体备课研课、教学资源设施共享等形式,有效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缩小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差距。紧盯家庭、社会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链式反应,以构建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为着力点,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统筹规划推进,形成紧密衔接、贯通融合的一体化教育格局,推动全省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四、聚焦兴教之源,建强思政课建设的人才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校思政课建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落实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推进马院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马克思主义学科硕、博士点布局,努力把人员数量变成人才质量、把“人才富矿”变为创新力量。放宽中青年思政教师在职读博条件和渠道,优化人才队伍梯次结构,加快实现人才资源的全面开发,努力打造优势人才“长板”。二是健全教学督导、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集体备课等制度,发挥骨干教师带动作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成长计划,鼓励开展国家示范培训、海内外访学研修、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支持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思政大练兵”活动,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三是严格思政教师资格准入制,把好“入口关”,建立不合格思政教师退出机制。落实学科建设、科研立项、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定等政策,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队伍活力。
[作者系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二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