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昊天
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托底线、促公平的暖心事业,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11月15日至16日,汉中市政协副主席范英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同志和市政协教文卫体委负责人到西乡县、南郑区,视察全市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委员们结合调研情况和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献计出力。
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政民生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保障范围,提高补助水平,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保障各类救助对象24.73万人次,累计发放救助供养资金8.9亿元。
“虽然汉中市在推动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并不高。”汉中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吴伟表示,当前,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财产隐蔽性增加,单靠基层人员入户核查申请对象的经营性收入,难以保障核算的精准性。
如何实现精准高效救助?吴伟建议,应打造统一的信息共享体系,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库,将困难群众信息、社会救助信息录入数据库,按需向参与社会救助的部门、组织共享信息,并建立救助信息平台,及时公示困难群众救助情况,避免重复救助、遗漏救助,杜绝不公平现象,实现应保尽保。
从今年1月1日起,汉中市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55元/人月和5400元/人年,城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0260元/人年和7020元/人年,对临时救助中支出型救助对象视家庭或个人困难程度,救助金额由原来的8000元提高至12000元。截至10月底,汉中市实施临时救助43509人次,资金同期增加14.08万元,同比增长0.3%。
汉中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副局长张松凯认为,近几年,政府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虽然逐年增长,但是需救助的人员涨幅大于资金投入涨幅,加之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投入,社会筹资渠道少、数量小,来源较为单一,致使救助对象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张松凯建议,拓宽筹资渠道,增强救助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公众捐赠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及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救助资金,提高社会救助能力。
张松凯的建议得到汉中市政协委员、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副局长吴圆的认同。她表示:“目前,社会救助多是‘输血式’的,缺乏‘造血式’救助。”
如何从根本上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救助群体?吴圆建议,通过“授之以渔”的方式,根据个人情况组织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或通过企业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安排劳动就业等办法,实现社会救助从“输血”到“输血+造血”的转变,提高社会救助的效益和质量。
近年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审批权限下放至镇办,但大多数镇办只配有1至2名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多、责任大、待遇低,导致人员流动频繁、政策掌握不熟练,影响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的质效。
针对社会救助基层工作力量薄弱问题,汉中市政协委员、市统计局副局长陈锦涛建议,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构,在目前总编制不增加的情况下,扩充乡镇社会救助机构人员编制,确保有人办事,对从事社会救助服务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探索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解决基层社会救助入户核查力量薄弱问题,进一步充实基层社会救助队伍力量。
“通过到西乡县城北街道办青龙村、杨河镇黄池村、柳树镇高家店村、城南街道办事处五渠村等地视察,我深刻感受到近些年党委政府在社会救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仍有部分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及办理程序缺乏了解。”汉中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高斐说。
高斐建议,要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宣传页等形式加强救助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救助政策的知晓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救助的良好氛围。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运行规则与联合督导、定期通报等制度,形成“高位推动”“一体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