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殷博华
跳广场舞、踢毽子、遛弯散步……10月27日晚7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未央区矿山路十字附近的一处“口袋公园”。提起这座刚投用的小公园,附近居民连连称赞。
“以前想运动最愁的是没地方去,现在走出家门口就是健身地。”家住附近的62岁市民刘秀娟说,希望政府今后能多建几处这样的健身场地,方便大家休闲运动。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推进,户外运动已成为众多市民健身的新选择。特别是随着我省各地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大量的“口袋公园”、便民篮球场、社区运动场等陆续建成开放,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新亮点,也为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注入了新动能。
如何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进一步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为群众量身打造“15分钟健身圈”,也成为赵师拴、邵晓军、于俊海等省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发布《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以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扩大服务设施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户外运动提质增效的新期待,把户外运动打造成为全民健身的优势产业。
“当前,我国城乡全民健身设施虽然明显改善,但因体育设施总量少,还存在人均数偏低、健身设施可及性差等问题。”省政协委员、榆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赵师拴说。
赵师拴在调研中发现,部分老城区、老旧小区等存在体育设施稀少甚至没有的情况,直接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
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近年来老城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治理的契机,深入基层开展摸底工作,详细了解辖区闲置土地、待建地、边角地和路桥附属用地等有关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建设一些嵌入式、简易式的“口袋公园”。此外,还可以利用闲置的建筑屋顶、停车场空闲地等,“见缝插针”建设一些小型运动场地,增设一些适宜老人孩子的小型健身器材,方便社区群众运动健身。
“不光要注重城市‘体育圈’的打造,也要加强对乡镇农村运动健身场所的建设。”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邵晓军说,基层农村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重点难点,相关部门应该多下功夫。
邵晓军建议,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抽出部分财政资金用于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体育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体系,丰富农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在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体育运动活力。
“部分运动场地的体育设施虽然齐全,但因为长时间无人管理,经常会出现生锈、老旧和损坏等情况。”省政协委员、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于俊海结合调研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健全体育场地设施维护保养机制,加强运动场地体育设施维护工作,委派专人对运动器材进行清洁、防锈等。对篮球架、单双杠等器材必须定期检查,及时修复损坏的设备,确保群众运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