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涵博)10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陕西证监局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高质量参与国际金融合作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迪说,十年来,我省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我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编制《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规划》和《行动计划》,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金融合作论坛、伦敦金融城合作交流等有影响力的活动,设立陕西丝路金融研究院,推广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品牌,不断提升陕西金融在丝路沿线地区的影响力。西安位列全国十大区域性金融中心,并成功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成功组建全国第6家省级农商行——秦农银行,先后推动国家开发银行西安数据中心及开发测试基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科技中心等金融央企功能性总部落户陕西。推动26家各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在陕落户,连续5年支持西安市举办“全球创投峰会”,吸引全球万亿资本集聚。
我省以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着力点,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截至2022年底,辖内3家企业获准开展试点业务,累计落地业务规模2.6亿美元;同时,积极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深化与香港交易所、伦敦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合作,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资本市场服务中心,支持外向型、新商业模式企业境外上市,截至目前,我省境外上市公司数量已达40家。
上线全国首个主打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的服务平台“通丝路”,目前平台入驻的外贸认证企业达300余家,覆盖了陕西80%的县域地区。
高水平提升金融外汇服务效能
“十年来,陕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跨境收支规模从2013年的115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219亿美元,年均增长7.42%。”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副局长束华说。
积极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截至2023年9月末,共为62家开展“一带一路”业务的优质企业办理了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业务。此外,引导金融机构发挥合力,量体裁衣式满足企业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助推陕西发行首支专项用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外币债券。
推出中欧班列长安号产业链相关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暨“一带一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国内外汇贷款结汇2项全国“首创”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如指导浙商银行西安分行推出“出口数据贷”,将出口数据转化为企业信用,帮助外贸企业获得低息外币贷款,支持企业经营发展。
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截至2023年9月末,陕西与11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累计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2021.18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的39.52%。此外,建立并动态更新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名单,2023年陕西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373家,受益企业数量为去年的2.5倍。
高效能发挥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功能作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供差异化服务,指导在陕大型银行关注境外投资、境外项目改扩建等情况,指导在陕政策性银行支持陕煤集团、爱菊粮油等省内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造炼油厂、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项目。此外,创新推出“中欧班列贷”等专属融资产品和中欧班列专属运费融资创新产品“跨境快贷—运费贷”等金融产品,为中欧班列提供精准化服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副局长韩彦庆介绍,该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强化风险保障,十年间指导中国出口信保陕西分公司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支持出口和投资109.6亿美元,服务西北四省区企业数超过2000家,累计支付赔款1.2亿美元,帮助企业赔前减损1.3亿美元。
“十年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42家,达到81家,另有过会待上市公司4家,增幅达107%。截至2023年9月末,总市值1.29万亿元,总家数、总市值分别位居全国第15位、14位。”陕西证监局副局长李国强说,十年来,我省各类企业在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6448.47亿元,占辖区资本市场三十多年来直接融资额的90.44%。
十年间,陕西证监局引导上市公司通过IPO、定向增发、配股及发行公司债等实现直接融资3597.78亿元,占我省各类企业同期间直接融资累计额的55.8%。此外,联合省市有关部门出台鼓励私募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截至今年8月底,辖区新增备案私募股权创投基金656只、规模1184.27亿元,省内成长期、初创科技型企业吸引全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100.34亿元,在服务构建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