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太白青峰云霞间,巍峨壮丽万古传。
早在千余年前,太白山便以其壮美景观而声名显赫。如今,在因山而得名的宝鸡市太白县,“高、绿、凉、奇”成为其县情特点。
如何进一步将太白县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金秋时节,省政协副主席李兴旺带领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工商联、省侨联负责同志和部分企业家到太白县开展乡村振兴帮扶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同频共绘“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太白县绿蕾农业园区里,放眼望去,满园绿色青翠欲滴,一片生机盎然。
“全县86%的耕地种植蔬菜,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73%的农民收入来自蔬菜。”太白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屈永平介绍说,太白高山蔬菜作为太白县绿色生态产业的金字招牌,已成为全县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高山蔬菜品种相对单一、土壤营养失衡、高新技术推广缓慢与劳动力不足、生产加工设备不足……座谈会上,屈永平道出制约太白高山蔬菜发展的瓶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预制菜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傅虹飞建议,把丰富蔬菜品种、改善土壤微生态结构研究同时放在西农的蔬菜实验基地进行实验,而后再大规模推广,引进一些小型智慧化机械化设备,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023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我省瞄准千亿级预制菜产业,正在制定相关实施规划。
“预制菜产业有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能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傅虹飞认为,太白县可从县域角度出发,按照农特产品的经济价值、生产能力等将有限资源做统筹规划,再组合产品进行打包销售。
在调研过程中,傅虹飞注意到,太白高山蔬菜多为露天种植,且生产时间集中在5至10月份。“建议建设冷链冷库,延长蔬菜采摘后的保质时间,实现全年的产品供应和销售。”傅虹飞说。
陕西兄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青介绍了自家企业的水果线上销售运营模式:在主产地设立产销服务中心,通过线上销售端数据倒推制定生产标准,再由企业指导农户生产农特产品,并将整个生产流程制作成短视频推广,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
“太白县有着非常好的先天条件和自然环境。”李永青建议,可以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先天优势进行线上推广,加深消费者对太白县农副产品“有机”“健康”的印象。
太白县森林覆盖率93.36%,是全球同纬度生态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境内有野生珍稀动物57种、珍稀植物1700多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是“冬赏瑞雪、夏避酷暑”的胜地。
“太白县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但现有文旅发展模式小而散。”省总商会副会长、陕西省侨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吉兴镇建议,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效仿东南沿海地区的做法,打造高质量田园综合体示范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站在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见山民宿二楼,对面就是太白花海,放眼望去鳌山风光尽收眼底。“这里比西安的很多民宿做得还好,但受季节影响较大。”西安春秋国旅副总经理路明仁认为,太白县文旅项目先天条件好,建议政府和景区在“引流”上下功夫,打造更多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太白县有中药材近300余种,全县先后注册了“太白山药谷、太白山茱萸、太白贝母”等5个商标,其中“太白贝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通过这几天的调研,我对太白山中药材发展信心十足,特别是太白贝母的商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和加工。”陕西新润集团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智伟建议,利用省级创新药物研究平台,进行药材品种溯源研究,制定地方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本地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中药材优势品种的培育、种植、深加工,研究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
“省侨联海外的企业家很多,但他们对太白县的地缘知之甚少。”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余劲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侨商前来投资兴业,吸引侨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开展合作交流,在互惠合作中为太白县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