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云贺:
推进我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建议 (一)建议省上协同省属高水平高校争取国家支持。
一是积极推动国家设立“西部地方高水平大学专项”,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方高校的基础办学条件落后局面。建议国家立足教育全局的充分均衡战略,设立“专项计划”,专项支持和改善西部地方高校基础办学条件,从而实现东西部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二是积极推动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我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力争进入部省共建培育行列。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十四五”期间,陕西力争新增1-2所学校、3-5个学科建成国家“双一流”院校和学科,带动全省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此,加快部省共建综合实力排位靠前的部分省属高水平高校,获得政策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条件改善、经费保障等方面有关支持,从而有望实现预期目标。
(二)建议省上体系化支持省属高水平高校冲击“双一流”。
一是从政策支持上,建议省上加强省级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赋予建设高校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地方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基本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从校企合作上,建议省上通过政策引导、财税优惠等举措,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直接参与到与企业主体业务匹配度高的一流学科建设中,使企业与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高度有机融合,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科技支撑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可以缓解高校学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三是从投入力度上,继续加强原有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专项投入,给予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配套支持专项,对比相关省份研究改革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学费增减模式。
四是从专项指导上,建议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综合实力排位靠前的部分省属高水平高校开展结对指导工作,尤其在专任教师培训和联合研发、管理人员挂职锻炼、学科平台共享等方面,有助于省属高水平大学能够尽快转变观念,更有精准度地开展一流学科建设行动。
省民盟副主委崔亚丽代表省民盟:
优化财政投入公共价值 助力“双一流”高校高水平建设
尽管各级政府均加大了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但鉴于“双一流”建设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以及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区域经济结构性不均衡的现实,提出如下建议:
(一)多元投入,合力支持。持续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加强与有关高校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培养、科技合作攻关等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长效机制,突出重点。建立健全中央、地方、企业、社会协同投入长效机制。中央财政专项持续稳定支持,加大中央预算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重点用于加强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方面。同时,依据服务需求、建设成效和学科特色等因素,向服务重点领域的高校和学科倾斜,向培养急需人才成效显著的高校和学科倾斜,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实行差异化财政资金支持,优化财政投入的公共价值成效。
(三)区域协调,对接需求。强化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协同联动,提升优质资源的区域协调性。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财政支持对象及投放标准应进一步凸显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适应建设目标,进而强化财政经费支持的精准性。
(四)放管结合,绩效导向。进一步扩大建设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和统筹权,按建设周期进行执行情况考核。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以推动“双一流”建设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规范化和适用性。强化“双一流”建设绩效的信息公开,丰富“双一流”建设成效统计指标与核定统计口径,实现从信息利用向信息共享转变。
(五)强化督导,以评促建。支持学科评议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评价、诊断、督导,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重点关注财政投入的公共价值。
省政协常委、省致公党副主委鲍崇高代表省致公党:
加强我省高校学科建设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省高校学科建设还存在高校学科发展与招生难之间存在矛盾、学术梯队结构不合理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
1.严格控制学科扩张,集中资源发展优势学科。省属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签订合作意向,及时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定期对就业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对已经饱和或前景不乐观的学科与专业进行严格控制,减少资源投入。整合现有资源,对具有明显就业市场优势的专业进行建设,提升优势学科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省属高校应因地制宜出台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完善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培养机制,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带头人的积极性,组建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力量集中、研究成果有分量的科研创新团队,引领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要以国家基金申报为抓手,鼓励研究方向较为相近的教师共同申报项目,展开联合攻关,吸纳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进入团队,逐步壮大研究队伍。
3.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加大科研奖励力度。省属高校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与奖励制度。不仅要加大对教师创新人才培养的奖励力度,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意识,也要建立健全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资源导入机制,为青年教师赋能。通过建立知识成果共享机制、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的收益分享机制等激励制度,加强对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意识的培养,使科技创新成为促进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4.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省属高校要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始终把教学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多方合作,稳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资源配置、政策导向上全力保障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省农工党生态工作委员会主任单卫星代表省农工党:
“双一流”背景下健全我省高校人才队伍机制的建议
第一,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坚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要支持和鼓励高校科教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围绕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第二,构建良性的人才集聚的“大环境”。我省应出台相关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制定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机制,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大环境”,吸引本地人才和东部各类高端人才来我省高校任教:一方面,政府部门积极为高校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包括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级研发项目,加大省财政拨款,专项支持高端人才的科研启动经费;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以多渠道妥善解决人才在生活、学习和科研方面的后顾之忧。
第三,深化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改善人才集聚和发展的“小环境”。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编制管理,理顺编制管理体制,根据岗位职责、承担任务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同,确定基本教育规模编制、专职科研编制和部分附属单位的编制数量;二是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本着“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建立能力贡献与岗位职责相适应、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职务聘任制度,促进各类人员释放才能;三是以事业发展和岗位职责要求为导向,完善我省高校工作人员绩效评价制度,对教学、科研、行政等各类人员分别设计绩效管理办法,建立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奖惩结合的评价处置机制,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科教人员的业绩和贡献。
致公党西北大学委员会委员王颖: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助力峰会成果落地
1.设立“中国-中亚贸易学院”。整合我省高校经济贸易学科专业优质资源,加强面向中亚五国合作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人才队伍建设,设立“中国-中亚经贸学院”。可考虑先在有意愿、有条件、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先行先试,从管理水平、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实践条件、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具备设立“中国-中亚经济贸易”专业方向的高校探索“中国-中亚贸易学院”设立路径,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试点成熟后,可考虑在中国(陕西)自贸区核心片区正式设立“中国-中亚经贸学院”,突出国际化、市场化、创新性办学特色,着力建设“经贸+”学科体系,深化我省国际合作与交流,为经贸合作发展注入新动能、搭建新平台,实现陕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标。
2.要坚持国际化定位,突出经贸特色,推进与相关高校联合协作,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中亚经贸学院”,将学院打造成我国与中亚国家间经贸学科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形成“攥拳发力、同心画圆”的强大合力。以“中国-中亚经贸学院”建设为契机,推动中国(陕西)自贸区深化与中亚国家在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培育国际商务、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跨境贸易平台。
3.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我省“四个经济”的决策部署,培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际商务、数字贸易等紧缺人才。集聚高等教育资源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用学科建设支撑陕西经济发展,将科教资源转变为创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切实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做实、做好、做响、做美”。
4.加强省内不同层次高校、不同性质的高校、不同院系之间的紧密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跨学科的综合交叉平台,集中配置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模式。积极推动我省学科专业建设改革,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求为导向,促进我省高校提高经贸领域学科建设质量和水平。
省政协委员、西安航空学院院长祁玉龙:
建设行业特色高校 助推“双一流”建设
一、支持行业特色高校实施部省共建。一是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特色高校常态化联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加大部省合建行业特色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和优化部省会商机制,帮助和指导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及毕业生就业工作。二是设立部省合建工作专项资金,参照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管理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分配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提升经费使用效益。三是地方政府应把行业特色高校作为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强行业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
二、推进行业特色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一是支持行业特色高校面向行业需求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建议我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与教育部沟通,对行业特色高校建立特区照顾制度,在实施专业硕士学位国家特需人才培养计划、一流学科专业遴选、学位授权点申报和招生指标、学科经费、引才津贴、人事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政策。三是充分发挥“双一流”评价“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对行业特色高校实行分类评价和单列评选,完善学科建设与评价标准,弱化传统的科研、教学获奖等限制目标,突出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考量,促进其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三、推进行业特色高校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一是建立有效的利益契合机制,支持行业特色高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组建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及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多方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大学科技园,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组织运行模式,实施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引导教师积极走进企业、服务企业,找准科研方向,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业、金融、教育联动,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本版图片由记者 杜静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