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强国是以现代经济为支撑,现代经济要高效发展,就需要现代供应链的集成管控与优化,更需要保障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安全与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贡献“陕西方案”。
建设韧性安全的“两链”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观层面——从产业安全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两链”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2020年9月,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明确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于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稳定、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近年来,为应对变化与挑战,陕西开展了“稳链、固链、强链”行动,其中,供应链金融在保链稳链,疏通上下游、衔接堵点,解决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宏观层面——从国家安全上重视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随着科技和全球化发展,数字经济跨越高山大海,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重大影响。“两链”安全需要建立在科技、交通、金融、军事、外交等基础之上,要有适配的金融、军事、外交等手段协同维护;要构筑虚实结合的“数智化”产业链供应链高配内驱,加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协同构筑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大脑”,实现对“两链”供需适配、高效优化、提质降本方面的领先;要形成有全球竞争力的“两链”生态集群,尤其是基于支柱型、战略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要不断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强化自我修复能力;要建立起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人才体系,既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综合型“两链”人才,也包括流通服务领域的“两链”人才。
推动“两链”融合 提升“两链”安全水平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既是陕西省的优势所在,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最大潜能。
近年来,我省启动实施了“两链”融合科技行动,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布局建设105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实施重大科技项目34个,加快攻克技术难题,增强产业竞争新优势。2021年,陕西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七,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拥有量增长43.1%;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1%和13.0%。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半导体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高端无人机等技术国内领先,新能源汽车、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智造”新名片。
围绕不断提升“两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陕西需要持续推进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锻长板、补短板”,一方面,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中打造一批优势“长板”产业,提升重点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紧盯“卡脖子”薄弱环节,按照“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一体推进“短板”攻关、迭代应用和生态培育,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二是稳定工业生产,持续抓好物流保通保畅,着力做好能源、原材料安全保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全省“一盘棋”,推动“两链”布局调整优化,提高全产业链运行效率。四是深化开放合作,务实推动国际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用好各类多边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体系,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五是强化风险防范,加强产供储加销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持续抓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切实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继续部署实施“两链”融合重点专项,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多元化的“两链”韧性安全发展战略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动向对陕西产业形成严重压力,导致陕西产业参与全球产业链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和供应链安全风险不断提高,利用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全球产业链整合实现产业升级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陕西不仅需要采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对策,还需不断改善省内生产的软硬环境,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在持续增强“陕西制造”竞争力的同时,确立新形势下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和机制。
首先,针对一些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虽然有国产替代品,但由于国产替代品质量不被认可,其进口仍然是产成品国际竞争力重要保障的现实,需要对相关产业链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出有效对策。其次,顺应产业链供应链外移趋势,主动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将部分环节转移出去,在继续获取价值链收益、推进陕西省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的同时,寻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多元化和韧性。再次,持续改善“陕西制造”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吸引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最后,针对全球产业链知识密集度的提高和发达国家加强对高技术环节的垄断与封锁,有必要打造新的全球化生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发展绿色经济,大力促进国内先进制造业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吸引知识密集度更高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陕西经济有信心、有决心,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秦大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形势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研究”负责人,西北政法大学三级教授,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