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
  □ 张小佐
  在《上学去》一书中,作家叶兆言用真实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他的小学、初高中,乃至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的读书生涯。对求知的热诚,使那个时代的他进行了大量自由阅读,由此获得了成长的能量,把握了命运的脉搏,也带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青少年,正是一个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自由阅读满足了他的好奇心。翻看他的成长历程,读书的品类异常繁多。他研究《怎样安装半导体收音机》,亲自动手体验“工匠精神”;他翻阅《收获》《朝霞》等期刊杂志,以自己的眼光进行评判;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小说,品尝其中的苦涩和甜蜜;他读不知名诗人的长诗,因为感觉写得好而去探究作者的背景;他喜欢新诗,喜欢一些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的诗,也偷偷地写一些诗句。广泛的涉猎,为他开启了观察世界的窗口,在满足求知欲的同时,也让他有了探索更多未知的勇气。
  在那个不崇尚读书的年代,他在阅读中跳脱平庸,获得心灵滋养。他热爱阅读外国小说,常常沉浸在外国文学的海洋之中,跟别人谈论世界文学名著时,他总是头头是道,鲜有对手。有一次,傅惟慈先生发起了世界著名作家排行榜的游戏,虽然是自娱自乐,这也成为检验他阅读数量和质量的“试金石”,他反复琢磨巴尔扎克、大仲马、乔治·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量外国作家的排名,乐在其中。他在祖父的鼓励下,能轻松背诵几百首古诗词,显示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古汉语水平。他就像一个书海里的独行侠,孜孜不倦地汲取世界文学宝库中的营养,在机械单调的生活中涵养身心。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他通过阅读进行思考,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在阅读苏联作家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时,他思考着许多与作者同时代的作家、画家、诗人和音乐家,把书里面那些人作为他学习、效仿的榜样。他渴望进入大学深造,但当他被热处理专业录取时,他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于是毅然决然选择了退学。二十一岁那年,他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终于圆了自己的文学梦。书,已悄悄内化成了他自己精神价值的一部分,指引他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叶兆言曾说:“读书永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自由地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吧,它能使你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任何事也不能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