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璐
大数据的应用发展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拓展了实践空间。近年来,各级政府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强势推进区域性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在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数据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应用、大数据产业集聚等方面开展系统性试验,着力推进大数据应用与服务民生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数字化管理日益成为社区治理的“强力推手”。
从各地实践情况来看,由于受基层治理思想观念落后、社区工作人员少、硬件设备配备不到位等因素制约,大数据在社区治理中的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治理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基层主体参与度不够。有的社区因为是以前企业的老旧生活区,现在居住群体中老年人群多、外来人口比重大,社区治理中智能化操作等尚未形成普遍认知,特别是在物业管理领域中,主体参与意识不强,互动积极性不高。
(二)数据收集分享难度大。由于基层流动人口增多,流动性较大,网格员要收集到原始完整的信息比较困难。目前企业大数据、社区大数据、教育大数据、医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大数据都是彼此独立,存在数据的重复收集和数据割据问题,无法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治理。
(三)基础设施智联尚需演进。以社区监控为例,目前有的社区运行平台多是对小区人员往来、高空抛物、违停等进行视频监控,尚需向智慧化组织、智能化运维迈进。
(四)系统集成缓慢。由于基层街道有限,社区技术人员有限,信息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特别是跨部门、跨层次、跨平台、跨系统的需求,数据整合难度较大,再加上信息系统建设和移动终端设备维护的需要,成本相对较高,目前这方面的投入不足。
(五)缺乏综合性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目前,数据孤岛制约了网格化数据的采集、更新、查询、比对、分析,这在很大程度束缚了社区在整个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数据安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所以在收集和使用信息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信息安全。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社区治理方式。需要借助新兴技术手段,充分尊重数据、利用数据,加快大数据技术探索及应用创新,积极探寻大数据解决社会治理难题的手段、方式和发展战略,补齐公共卫生领域、应急管理、网络舆情等社会治理短板,不断深化基层数据治理创新,不断提升数据应用及服务能力。
(一)加强智慧党建建设,推进党建信息化。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通过构建“智慧党建”模式、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有效破解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广大党员能够更加及时获取相关党建信息,使党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开展党务工作。
(二)培养全社会大数据思维,创新社区治理。一方面,要大力培养社会公众的大数据思维。可以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积极动员社会各主体参与协同治理,减少公众对数据共享的错误认知,促进数据共享的落实。同时,要积极引导基层干部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利用大数据促进工作效果,提升治理效率。另一方面,要促进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治理。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快速整合不同机构的数据信息,匹配最优资源去应对突发事件,从而提高数据资源整理利用的效益,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治理是打破数据壁垒的有效方法。
(三)搭建高效信息平台,提升基层数据治理能力。一是构建基于“大数据+网格化”的社会治理平台。整合基础信息、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服务联系群众等基础数据资源,对辖区范围内网格进行科学优化设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以数字技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的科学调配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能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化。二是深化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架构优化和功能升级。通过大数据算法靶向定位社会治理风险点,从传播溯源、风险指数、舆论阵营、媒体来源、风险画像等多个角度提高社情民意感知与分析能力,提升风险的预警、预测、预控水平,让琐碎的民意形成可视化数据,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三是深化综治系统建设,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精准化解。统筹整合信访、司法、公安、社保等部门和基层法院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信息平台建设,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建模分析,建立可视化实时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决策机制从“业务驱动”向“数据决策”转变,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加实时、精准、全面的数据支撑。
(四)建立数字化参与机制,完善社区治理顶层设计。一是要制定更为完善的数据管理法律法规,明确数据利用和销毁等规范标准与细化要求,将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运用匡正在法制的框架内。二是完善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推动数据发掘应用法治化进程。由于当前数据信息挖掘获取的权责划分还未在法律层面予以规定,社区居民普遍担忧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这需要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并对社会机构获取与使用个人数据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建议设立相应的举报投诉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公众对侵害政务数据、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不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及时查处相关违法行为,提升政府部门的监管效果。同时,应对政务业务系统提供商进行严格审查,保障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三是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基层治理网络,完善社区动员机制,增强居民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与认可。将网格化基层治理与大数据治理的优势充分结合,激发社区居民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共活动的热情,构建互信、互惠的现代化社区治理环境,增强社区共同体意识。
(五)培植社会力量,助力数字治理领跑。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奖励引进、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兼具社会工作经验与大数据管理能力的人才,为数字化社区公共治理夯实人才基础。二是突出示范点牵引。正确认识智慧社区建设科学内涵,设立智慧社区示范点,通过数据互相交融,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服务人民群众。三是进行多维度设计。出台智慧化社区治理平台规范细则,提高决策标准化水平。通过数据对接共享、核验校对,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剖析和总结海量数据中的社情民意,提升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同时,针对老旧社区,着重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教育普及,缩小社区间的“数字鸿沟”。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