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婧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产业发展重在特色。2月6日至13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成的第五调研组来到榆林,聚焦榆林“土特产”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榆林着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羊子、马铃薯、苹果、蔬菜4个百亿级主导产业全链条和小杂粮、中药材、牛、生猪4个十亿级特色产业全链条,打造“X”个区域优势名品,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五谷杂粮遍地有,陕北杂粮天下无。”小杂粮一直是榆林的传统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在米脂县小米博物馆,调研组详细了解陕北小杂粮的种植历史、种植品种、地域分布、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米脂的小米粥煮出来晾一会儿,上面会有一层厚厚的米油,特别好喝”“神木的黑豆色泽鲜亮、豆味浓郁,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省政协副秘书长雷明川说,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杂粮优质产区。他建议,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围绕小杂粮优质品种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技术培训、标准建设与示范推广,推进小杂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榆林小杂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省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冯永忠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市面上小杂粮产品种类不少,但大部分仍以米、面、豆等初级加工或原料类产品为主。他建议,加强小杂粮精深加工生产,着力研发便捷、营养价值高的速食产品,提升小杂粮农产品附加值。
省发改委县域经济处副处长王立认为,榆林小杂粮荣获多个国家地理产品标识,但市场营销依然“缺一把火”。“上世纪90年代,南方黑芝麻糊广告以怀旧、温情的创意主题风靡大街小巷。”王立建议,借鉴同类农产品经典宣传模式,以多种杂粮融合,熬成一碗“健康粥”,利用新媒体等多元化传播方式,助力小杂粮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不断完善的县域基础设施,为乡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走进绥德县赵家坬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调研组边走边听、边看边议。近年来,该村以山地苹果产业发展为主,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复合型产业发展为辅,走出了一条联农带农的产业振兴之路。
“选择主导产业要因地制宜,精准、有特色。”省政协委员、陕西果业科技集团董事长南学平建议,发挥县域特色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培育当地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利用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供应链、销售网,带动当地“土特产”输出、销售。
“龙头企业是壮大主导产业的核心力量,一些中小企业在推进特色产业链延伸,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何存贵建议,要优化布局、扬长避短、一地一策、分县指导、分类考核,推动县域产业融合发展,把“土特产”做大做强。
“发展县域产业,说到底就是为了让群众增收致富。”长期深耕基层的何存贵认为,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一大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让产业园高效运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命题”。他建议,加强产业园科学规划,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合理分配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群众真正获益。
“不仅要在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还应注意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指导监管。”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孙小芳说,相关资金补贴政策是为了鼓励微利企业帮农、助农,或扶持园区建设度过发展初期阶段,但“输血”不等于“造血”,不能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更不能“撒胡椒面”式投入,避免造成资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