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汉阴:智慧“小门牌”推动基层“大治理”
  “没想到,昨天我刚扫二维码填报完个人信息,今天你们就把居住证给我送来了!”近日,安康市汉阴县某建筑工地的金先生对前来送居住证的民警连声道谢。
  金先生所说的二维码,是汉阴县公安局创新推行的“智慧门牌”二维码,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在网上办理相关公安业务。“智慧门牌”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了汉阴县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小门牌”聚合“大力量”
  今年7月,来汉阴工作的金先生因为抢抓工期,一直没有时间去派出所办理居住证。前段时间,民警来工地宣传“智慧门牌”系统,金先生便扫了贴在房东门口的“智慧门牌”二维码,通过手机进行居住证在线办理,便有了之后民警送证的一幕。
  “‘智慧门牌’是我们以建立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为目标,以‘小门牌’聚合平安‘大力量’的最新成果。”汉阴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田波说。
  今年,在汉阴县公安局牵头下,县住建、民政等部门和汉阴县农商银行联合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全县标准地址库,搭建起“智慧门牌”管理系统。
  据该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康建华介绍,“智慧门牌”上除了办理相关公安业务的二维码以外,还有方便群众了解、办理相关金融业务的农商银行二维码。
  “汗水警务”走向“智慧警务”
  “以前,基础信息采集要靠纸质台账,费时费力效率低。推行‘智慧门牌’管理系统后,我们在入户中发现的新情况,可以立即进行更改、补录,各类基础数据均支持动态更新。”汉阴县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杨树森说。
  “智慧门牌”系统不仅方便群众办事,而且方便社区民警采集、注销、变更相关单位及人员信息。其他警种民警也可利用该系统的查询功能,方便各项工作。同时,网格员及社会单位场所安全负责人、房主等人群,也可扫码登录该系统,进行实有人口信息采集,以及上报流动人口、房屋承租人、单位从业人员信息等。
  汉阴县公安局还对门牌实行“分色管理”,分别用蓝、绿、黄三色区别常住居民户、机关企事业单位、出租房屋及行业场所。根据门牌分色,该局制定了不同频率走访、巡查机制,推动“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
  推动基层警务模式改变
  汉阴县城郊派出所所长沈小松说,“智慧门牌”推动了基层警务模式的改变,作为有效的警民联系卡,已成为公安服务群众、群众了解支持公安工作的纽带,警民沟通的媒介和信息传输的通道。依托“智慧门牌”系统,社区民警在扫描二维码进行数据操作后,巡访信息会自动上传到系统后台数据库。派出所负责人通过后台查询扫描记录,即可实时掌握民警开展的走访、登记办证等工作情况。这些情况将成为民警的绩效考核依据,督促民警自觉开展各项工作。
  “‘智慧门牌’投入使用至今,辖区盗窃、诈骗等可防性案件较去年同比下降了48.5%。”汉阴县公安局副局长李东说。目前,汉阴县公安局依托“智慧门牌”系统共采集18万余条信息,发现破案线索28条,精准查找到20名违法犯罪嫌疑人,登记4500余名流动人口,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
  (杨慧 王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