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李毅民:为收藏者立传 让文化薪火相传
李毅民正在查阅资料

  □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文/图
  他是一名技术工作者,却爱好写作,发表论文、专栏文章600余篇,编著图书48部;他年过古稀,却从未停止“追梦”步伐,集邮、著书、收藏、讲课……把爱好“玩”成专业。他就是今年已经72岁高龄的李毅民。
  写作须有翔实资料
  文山书海,是记者走进李毅民家时的第一印象——站在客厅,靠墙的三联大书柜里塞满了书籍,地上也摞起一方半人高的“书墙”。
  “收集是学习,整理是研究,写作是创造”,这是李毅民的座右铭。说起收集,他引以为傲的就是集邮。李毅民的父亲毕生致力于集邮,邮集曾获世界邮展大银奖。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李毅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集邮。1987年,他开始写作集邮类文章,成功发表后便萌生了写书的念头。
  当时国内尚没有完整讲述中国邮票历史的文字作品,初生牛犊的李毅民就打算“自己来”,初次投稿后被会刊主编以“查找资料太少,了解远远不够”为由退稿。李毅民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开始大量搜集史料、研读刊物,将文章内容扩展得更加翔实。得益于杂志编辑的帮助,李毅民在一年多时间里陆续发表了6期文章。在此基础上,他不断吸收编辑的意见建议,最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集邮专著——《中国集邮史话》。
  在不断地写作过程中,李毅民逐渐有了新的感悟:“著书方知漏洞多。知道得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写作须掌握丰富而翔实的资料,才能梳理归纳出新发现、新见解、新韵味。”
  能参与“三史”——邮票史、邮政史、集邮史编著,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凭着对集邮的深入了解和写作集邮史的经验,李毅民先后参与了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的《中国集邮史》《中国邮票史》《新编中国邮政通史》的编著工作。2019年,在武汉世界集邮展览上,李毅民参与编著的《新中国邮票七十年》以及撰写的《情系红印花——邮坛伉俪王纪泽与张包平之》两部书荣获镀金奖。
  追求过程而非结果
  李毅民以撰写集邮人物见长,集邮家们遍布五湖四海,见一次面极为不易。筹备、撰写“三史”过程中,每逢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全国集邮专家召开工作会议,他就抓住参会这个契机,白天在会场研究议题、“顺便”观察写作对象,晚上抓紧时间拉着名家们采访、核准信息。历经十年,他写成了《集邮家的足迹》《集邮家的业绩》《集邮家的情怀》等“集邮人物评传三部曲”,被中国集邮家博物馆馆长称为“专门研究集邮家的集邮家”。
  写作多年,李毅民积攒了几本没能出版的书稿,这些书稿也带给了他意外的收获。2016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邀请李毅民参与编著《新中国邮票七十年》一书,他翻出了自己20年前写好但未出版的“新中国邮票五十年”一文,前50年内容只需查漏补缺,这为他参与编著工作省了不少精力。
  李毅民现担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理事,陕西省集邮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常有活动、会议、授课邀请。受疫情影响,他现在大多时间都在居家创作,目前已写完4本书稿。
  有人问李毅民,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他说:“能够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事业,追求过程而非结果。”
  一生致力于勤学
  《收藏》杂志创刊后,李毅民受邀任兼职编辑,之后担任主编。在不断采访中,他见识了很多“宝贝”,接触了不少良师益友,研究范围也从集邮扩展到了陶瓷、书画、玉石等领域。他说:“当眼界变得开阔,学习兴趣就会转化为创作欲望。”在职期间,他是《收藏》杂志发稿量最多的人。
  上网、发邮件、做课件……是李毅民退休后学习“解锁”的新技能。作为集邮、收藏领域的专家,他经常受邀讲课。为了丰富讲课形式,他自学电脑操作,熟练使用电脑写稿,PPT也做得有模有样。在北京做文化顾问前期,李毅民跑遍了北京的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甚至大年初一还“泡”在故宫博物院,只为学习更多收藏知识。
  李毅民的书房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集邮收藏人士的信件,他也会每隔一段时间集中回复一次。信里有邀他题字的,他便在写作之余勤练毛笔字,光《兰亭集序》就临摹了厚厚一沓。
  “好古敏求三万日,人生何止一江山。”他写下的这句诗正是自己“收藏心路”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