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婧 满淑涵 白瑶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新起点,新目标。仔细聆听完党的二十大报告,我省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奋斗。
渭河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给渭南农业发展提供了优渥的自然条件。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市,近年来,渭南市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农村经济逐步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粮稳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让渭南市临渭区农技中心主任李长青倍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李长青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一线,厚植“三农”情怀,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粮食安全为底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打造高水平农技人才队伍和高素质农民队伍,认真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和集成示范工作,不断强化“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眉县依托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把发展壮大猕猴桃特色产业作为振兴之本、致富之源,不断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采摘、选品、装箱……眼下正值猕猴桃收获季,眉县秦源泽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凯在忙碌间隙,始终密切关注着党的二十大相关信息。李凯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职业农民,我看到了未来农业农村大发展的远大前景,也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拥有丰富猕猴桃种植经验的李凯表示,“我将把握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在经营好家庭农场的同时,依托开设的种植技术托管公司,帮助更多农户做好专业技术指导和销售对接,实现优果优价与增收致富的‘双赢’,为进一步提升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农产品“卖难”,曾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今在被誉为“西北电商第一县”的武功县,近年来通过培育龙头电商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建立产销一体的产业链等方式,让更多优质农产品从武功走出陕西、走进千家万户。
作为武功县最早入驻的电商龙头企业,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更增添了电商企业助农、兴农的信心。”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功区负责人助理张波表示。
为激发乡村振兴潜能,张波表示,企业将继续利用多平台运营的方式,打造地方销售团队,推动县域电商发展,挖掘更多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农特产品,通过“互联网+”帮助农民找到好的销售路径,实现致富增收。同时,还将着力助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持续开展“农业+品牌”行动,帮助更多农产品走上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通过实施花园乡村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让农村群众过上了山水相依、城乡相融、田塬相生的幸福生活,还实现了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价值的华丽蝶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西安市山水长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小羽认为,乡村民宿产业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之一,既延伸了乡村文化价值,也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态栖息地。
作为长安区民宿协会负责人,项小羽表示,未来将聚焦乡村民宿集群的建设运营,通过发展农文旅融合的亲子农庄、文体培训、康养项目,形成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产业结构,为消费者提供“民宿+景区”“民宿+非遗”“民宿+乡风”“民宿+文创”“民宿+研学”等复合型的乡村文化休闲体验,全面提升长安民宿品牌,不断激发旅游市场潜力,助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今年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省充分调动各方社会资源,持续加大驻村帮扶工作力度,目前已累计选派2563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7958支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实现工作不断、力量不减。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我倍感振奋,倍增干劲!”作为一名多年驻村的帮扶干部,韩城市板桥镇共裕村驻村干部王静表示,她将认真学习报告内容,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到田间地头,宣传到群众心坎上,帮助群众巩固好现有的花椒种植、中蜂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依托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养牛等新产业,拓宽群众致富渠道,让大家的好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