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鸡市政协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国家之基,对于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今年5月-6月,宝鸡市政协农业农村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围绕“粮食安全生产”议题,先后赴岐山、凤翔、扶风等县区实地调研,组织委员赴渭南市临渭区、华阴市、大荔县考察学习,胸怀国之大者,查找问题补短板,建言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存在问题
(一)耕地保护有待加强。一是耕地资源形势严峻。个别县(区)占用优质耕地栽种苹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挤占耕地现象。全市占补平衡中使用的耕地,大部分远离水源和村庄,耕地质量不高。二是土地复种指数不高。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利用率不高,导致川道塬灌区季节性撂荒。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特别是矿山开采遗留的污染土地修复难度较大,从事土壤修复的专业人员较少,缺乏专项资金保障,土壤污染治理监管力度不够。
(二)社会化服务仍有短板。一是良种推广力度不够。全市种子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科研实力不强,推广转化能力较弱,缺乏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业企业。二是抗灾减灾能力有待加强。粮食作物灾情监测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高,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较低,农业防灾减灾设施薄弱,应急防控能力有待加强。三是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小。
(三)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偏低。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收入偏低,致使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撂荒土地。二是规模化经营面积较少。全市规模经营面积仅占种粮耕地面积的19%,与粮食主产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是粮食生产后备力量不足。目前,农村粮食生产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生产效率低,普遍存在管理粗放问题。
(四)粮食仓储加工水平有待提升。一是粮食收储企业人员老化、专业人员短缺问题不容忽视。二是本地粮食加工企业经营困难,成品粮储备少。
(五)粮食浪费现象不容忽视。一是餐桌上的浪费问题仍需关注。二是个别地块粮食机收损失较大。部分地区农用机械陈旧,农机手减损意识不高,操作精细度有限,导致粮食收获阶段损失较大。三是个别仓储企业粮食损耗偏高。我市粮食烘干设施普及率较低,部分粮食存在水分减量、发生霉变等隐患。
对策建议
(一)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藏粮于地。一是坚守耕地红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制止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妥善处理好经济作物与粮食争地的矛盾。二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改良土壤,提高比较效益,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力争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尽快达到250万亩以上,吨粮田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列出专项资金解决水源问题,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大力实施旱作农业节水行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扩种秋粮作物,提高粮食作物复种指数。三是深入开展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集中的县区和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耕地集中县区为重点,定期开展土壤污染监测,督促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推动隐患问题整改。
(二)健全社会化服务,推广新优技术,推动藏粮于技。一是加快良种研发推广力度。大力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推动地方种业企业与农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地院企联合育繁推模式,完善合理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益分配机制,力争全市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二是强化防灾减灾措施。加强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生产恢复,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提高自然灾害、病虫害应急防控和扑灭能力,同时不断扩大政策性防灾减灾农业保险覆盖面。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人员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大力推广“五代”服务模式,鼓励引导创办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实体,以全程托管、订单化技术服务、信息化综合服务等形式开展社会化服务。以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目标,支持粮食生产主体引进大型耕播收获机械、烘干设备设施等。
(三)出台鼓励激励政策,调动生产积极性,推动藏粮于利。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鼓励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粮食主产县(区)转移支付力度和对国有粮食收储单位、粮食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组织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生产奖励激励制度,对粮食种植大户按其种植规模进行奖励。二是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引导鼓励农户采取托管、入股、互换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推动土地经营者提高科学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种植成本,从增产提质中受益。三是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培训,积极培养乡村粮食种植技术人才。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吸引毕业大学生、返乡能人、退伍军人等从事粮食生产。
(四)提升收储加工流通及减备灾能力,推动藏粮于备。一是提高粮食仓储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加强仓储队伍的专业化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职工待遇,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引进和应用新装备、新技术等,对原有储备粮库持续进行改造提升,建立现代化储粮设施。巩固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成果,完善制度机制,确保粮食购销领域风清气正。三是加大对粮食生产加工流通行业的支持力度。对市内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粮食加工企业,建议给予技改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促进企业提高成品粮储备量。
(五)倡导节俭节约,提高管理水平,推动藏粮于惜。一是营造节约粮食的社会氛围。通过各类媒体、各种形式,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就餐、科学饮食、珍惜粮食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杜绝餐桌上的浪费。二是减少粮食机收损失。对种粮大户、农机手进行粮食减损技术培训,加大对老旧农业机械以旧换新补贴力度,提高粮食收获机械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三是做好储粮减损工作。加大对智能化粮库、烘干设施等设备及储粮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的支持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对节粮减损的重视度和专业化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