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松手捧新收获的稻谷 受访者供图 □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去年9月6日,科普图书作家、退休教授匡松驱车来到距离成都120公里的郑家沟红光村,在水田边驻足良久后,他捧起一穗水稻。这是他观察水稻的第160天,也是一株名叫“阿香”的水稻收割的日子。
金秋收获,稻田飘香。今年在和“阿香”道别整整一年后,《稻米,比珍珠更珍贵》出版。
突发奇想的决定 稻米,从何而来?如何生长?2020年冬,匡松的脑子里突然闪过这个问题。“当习惯成为自然,当饱餐习以为常,我们这些普罗大众谁又会去思考稻米的意义?”匡松说。
“要了解一个新的领域,就去写一本关于那个领域的书。”物理学家惠勒的这句话,令一直深耕于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未接触过水稻相关领域的匡松醍醐灌顶。他决定自掏腰包、深入田野,记录观察水稻的成长和生命。
作为拥有编著超过240本计算机科普图书经验的专家,匡松很快就有了规划——这将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书。他找到了摄影师夏天、陶瓷艺术家、插画师詹小英,组成了自己的创作团队。
四川是国家级三大水稻制种基地之一,为了寻找合适的观察地点,在2021年的播种季节来临前,匡松跑遍了成都周边的村落。他最终把观察地选在摄影师夏天的家乡——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红光村,一个被他们称为“安详宁静的人间天堂”的地方。
“泡”在田间地头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的这句话,被匡松写在全书的第一页。为了编写好这本书,匡松跑遍了国内有关稻米文化的遗址和博物馆,研读了诸多文献资料,尤其是受到了袁隆平院士精神的鼓舞。
匡松选择观察的稻田的主人是年过古稀的老农郑邦富大爷,2021年春分刚过,郑大爷便将隆平高科的“晶两优1377”两系杂交水稻种子播撒进秧田。
匡松选择了一颗稻米种子,为它取名“阿香”,从翻土、备种、播种、秧苗移栽,到拔节、孕穗、抽穗,再到灌浆、完熟、收割、归仓……不论是大雾、大雨还是暴晒天气,他从未落下仔细观察“阿香”短暂一生中的每一环节。他每次早上六点半就驾车出发,到了水田后便把裤腿挽到膝盖上方,经常在田里一“泡”就是一天。
总在田间地头,匡松免不了和许多动植物打交道。自称是“理想主义者”的他,笔下万物有灵,秧苗如是,动植物亦如是:蜜蜂会感谢布谷鸟、蜻蜓整天谈情说爱、大鹅会赞美“阿香”、小鸭子为“阿香”歌唱、一只名叫“少侠”的青蛙在“阿香”身边吟诗诵词……
“你一个人待在田里干啥?”刚开始,常有村民不解地问匡松。
时间长了,村民和他的关系逐渐亲密,大家带他掰玉米、捞鱼虾,不时邀请他回家吃饭,倾诉家长里短。礼尚往来,匡松也从城里带些酱、醋、油给他们。
2021年春分至秋分,匡松在成都市和红光村之间往返40余次,晒得黝黑的皮肤、几千公里的汽车里程、满满一大本笔记都是他奔波田间地头的见证。
饱含情怀的科普散文 “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多年前发现了稻米,袁隆平院士解决了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在匡松心里,一粒小小的稻米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5袋约11万粒的种子,长成了5000多斤的稻谷。站在丰收的谷仓前,匡松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震撼。
为了将“中华稻米文化”融入书中,匡松在观察之初就定下一条铁律:要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为时间刻度,在每个节气日,无论如何必须下田。而为了保证“中华稻米文化”融入的“原汁原味”,在书中需要“旁征博引”时,他都使用中国科学家、水稻考古学家的文献资料。就连图书的排版设计他都亲自上阵,在每个章节开头,通过引用两句相关联的古诗词,证明并讲述我国稻米文化的源远流长。
2022年9月,《稻米,比珍珠更珍贵》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社终审人评价它“有情怀,有知识,既是优美的散文,又是优秀的科普”。
“一粒米都容不得浪费,以后一定珍惜粮食、好好吃饭。我从小就会背‘粒粒皆辛苦’的诗篇,此前却从未体会过‘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在收割“阿香”当天,摄影师夏天对匡松说。
“珍惜粮食、热爱土地、敬畏自然。”匡松说,这就是自己想表达的,如果能通过这本书唤起更多人关心乡村、关注农情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