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医美热”遇上银发族老人如何理性爱美?
   □ 记者 刘凡銆
  公开数据显示,医美消费人群由过去的25—40岁转变为18—60岁。近年来,中老年医美热度不断攀升,银发族医学美容支出逐年升高,“银发经济”成为新潮势力,在医美行业领域蓄势待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走进整形医院,渴望借助医疗手段“重回”年轻容颜。
  “轻医美”是银发族的普遍选择
  “打了除皱针后,明显感觉面部肌肤嫩滑了,同龄朋友都夸赞我年轻了很多,和女儿出去就像一对姐妹。”今年56岁的西安市民张兰坦言,上个月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医美机构面诊,打了能除皱、延缓皮肤衰老的除皱针,眼角细纹消失了,整个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起初,张兰对医美并不信任,但是近些年,随着身边做医美的朋友越来越多,眼看着同龄朋友通过医美变美,这让她改变了对医美的看法。“微创甚至零创就能变美,谁会不心动呢?”
  “中老年普遍选择‘轻医美’,对于需要开刀的医美项目不太敢尝试。”张兰说,人到了中老年,也不想承受手术痛苦,只是希望通过医美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医学美容中心主任王延婷告诉记者,近两年,每周都会迎来打除皱针、水光针、做线雕的老年人。“轻医美”通过注射、激光和超声疗法等方式,可达到除皱抗衰、紧致提升、美白嫩肤等效果,相较于手术类项目创伤小、见效快、单价低,还能改善皮肤皱纹、暗黄、粗糙等问题。
  “从近5年接待的中老年顾客来看,除皱抗衰是中老年顾客的首要需求。此外,除皱瘦脸、玻尿酸、紧致抗衰、美白嫩肤等也受到中老年人青睐。”王延婷说,现如今银发族接触医美的渠道广泛,他们也成为“轻医美”的固定消费群体。
  老人选择医美背后是追寻自我价值
  《中国老年文娱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随着“新老人”群体不断扩大,老年人群体的消费观从囤积式消费转向享受式消费,从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转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
  有专业人士指出,“有钱有闲”的银发族更注重精神追求,更关心自我,也希望通过医美改善面貌、肤质,让自己看上去更年轻有活力。
  “之所以选择医美,就是因为想要活出自我,为晚年生活增添不一样的风采。”今年62岁的李梅在5月份做了线雕、水光针等医美项目,在医美的帮助下越活越“潮”,驾车自由行、和儿子“拼单”购物、去网红店“打卡”,生活过得越来越有趣。
  “过去我总是为工作奔波,为家庭操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现在该是我为自己而活的时候了。”刚退休时,突然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的李梅觉得生活失去了重心,不由得感慨,奔忙了大半辈子却很少有机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精致,便想着通过医美活出“第二人生”。
  西安一家连锁整形美容机构咨询师魏莉莉说,近两年,前来咨询的银发族大多家庭收入稳定、已退休有闲散时间,普遍都是为了追寻自我价值。他们对高品质生活充满向往,将注意力从工作家庭重新转回到自己身上,渴望从容颜到身心都有积极改变,医美便成了实现自我、展现风采的不二选择。
  医美有风险 切记勿入消费陷阱
  《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医美行业标准需求医师数量为10万人,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仅为38343人。另外,医美机构还存在品质机构稀缺、市场分散程度高等问题。而中老年医美消费者由于信息渠道不足、学习能力有限,更容易轻信网络宣传,难辨真伪,落入医美消费陷阱。
  今年57岁的吴虹就是落入医美消费陷阱的受害者。她在一家无证经营的美容机构做了一台上万元的提眉去眼袋手术,术后出现眼部严重红肿现象,眉毛下还留下一道明显疤痕,最终还是找了专业整形医生进行了术后修复。
  “不正规的美容机构会夸大手术效果,回避术后风险,因为轻信这些口头承诺,导致顾客误入消费陷阱。”省工商联常委、铜川市工商联副主席宋卫阳认为,医美行业利润高,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无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无证经营,向被害人提供美容诊疗,不仅敛取钱财,而且极易造成医疗事故,损害消费者人身安全。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由于防骗意识较弱,对医美行业欠缺认识,更易遭遇伤害。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眼整形科主任孙峰提醒中老年人,做医美要找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和专业医生,与主刀医生面诊详细沟通,制定整体设计方案并与机构签订书面服务协议及风险告知书,术前应对手术部位拍照或录像,明确医美项目及预期效果,方便术后对比。中老年消费者也要提前了解医美内容和风险,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医疗机构,不要轻易在普通美容院进行医美服务。
  宋卫阳认为,如术后出现问题,消费者应充分保留证据,保存好就医期间的资料,通过权威部门的技术鉴定来确认手术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向有关职能部门申请介入解决,还可以在国家卫健委网站查询医美机构和医生资质,向主管机关投诉、举报或通过诉讼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