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心乱跳”莫大意“不难受”也要早就医
  心脏怦怦地跳且不规则,有时候达100—160次/分,这种症状可能是“温柔杀手”房颤。多位专家在山西省疾控中心6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提醒,公众应重视“心脏乱跳”,不能因为身体适应了房颤,不难受就不去就医治疗,“房颤患者一旦发展成脑卒中,就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据了解,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的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也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表现和感觉因人而异,有些房颤患者会有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有些则心跳无明显增快,毫无觉察。
  “还有的房颤患者适应了房颤后,也不觉得特别难受,这就导致公众对房颤的认知度不是很高。”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说。
  那么,不是“特别难受”是不是就不用去治疗了呢?
  据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房颤中心主任高东来介绍,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房颤导致的中风往往病情较为严重,易导致患者瘫痪、残疾甚至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为避免脑房颤发展成为脑卒中,早发现早治疗就非常重要。专家称,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就可以发现房颤;出现房颤症状的患者也不要随意用药,否则不利于医生的诊治。
  对于房颤患者,该如何治疗呢?高东来称,导管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导管技术,通过穿刺股静脉将导管放入心脏,以射频的方式治疗心律失常,让患者恢复正常心律。”
  “随着年龄的增大,房颤发病率会明显增大,建议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拒绝烟酒,还要适当运动。”李学文说。(王亮)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