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龙门 □ 朱文杰 龙门,传说是大禹治水为疏导黄河而开凿出的一道门,引导着天际而来、惊涛骇浪、狂野暴怒的黄河,乖乖地由此东流。桀骜的黄河咆哮翻腾,怒而浪涛拍天,撞山击石,“直下千仞,如山如沸”,最终被驯服了,至今都让每个华夏儿女感念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大诗人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形象地道出了龙门水势的湍悍强霸。
龙门之北为群山夹道的秦晋大峡谷,河道狭窄不足40米,“无风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乃其险恶境况之真实写照。千尺悬崖,如铜墙铁壁,《名山记》中有“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之说。所以龙门也就成了平凡人等难以逾越的象征。而这里流传的鲤鱼跳龙门的神话却让人振奋,小小鱼儿竟有如此之神力,况乎人呢?
《三秦记》中有“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下者为鱼”之说,更有“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遂化为龙矣”的神话传说。韩城孔庙中有“鲤鱼登龙门”的浮雕,记的就是这段神话。所谓“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意指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想象着小小鲤鱼逆水而上,跃登龙门的异常艰难,以及“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鱼化龙嬗变时的惨烈,心中的敬仰就油然而生。古代科举考试中把考中三甲称为跃龙门,足见其难。如今,这仍是对一切有志青年超越自我的一种激励。
龙门为秦晋两省一河两岸共有的胜迹,龙门三激浪是黄河上千百年来的奇观,禹凿龙门的传说,最早见于《墨子·兼爱》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称龙门为禹门。禹门地处秦晋两省交通要道的古渡口,又称禹门口。陕西韩城的黄龙山,山西河津的龙门山,两山夹峙,形成天堑,尤其是陕西一侧,壁立千仞,笔直插入水中,气势逼人。从龙门上溯到壶口段,岸边峭壁悬崖最为险峻,需仰视方能一窥其神奇。沿途景点有百丈岩、送子洞、悬空墓、石头城、顶天柱等。绝壁巍然、大河翻滚,动静之间,蔚为大观。这里每年三月冰消开河之际的“禹门春浪”为韩城八景之一。
龙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大战,秦从禹门东渡击晋,虏晋惠公;唐高祖李渊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从太原起兵,经禹门渡黄河取关中;明末李自成亦由此东渡直捣幽燕;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一直是阻挡日寇侵略的天堑,终使其未能跨入陕西境内一步。而八路军正是由此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韩城一侧建有“八路军东渡纪念碑”。我国还于1957年和1965年分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中发行了2枚“八路军东渡黄河”的邮票,让龙门彪炳历史、光耀千秋。
黄河坎坷跌宕,历经磨难,可一出龙门,就变得沉静大气、浩浩淼淼、不动声色地流出了一河的博大与雄浑。龙门天下雄,显示了其不同凡响的深邃,让人感悟良多。
在龙门不能不提被尊为中国历史第一人的“史圣”司马迁,以及其历尽磨难、艰苦卓绝、功追尼父、贯穿百家,花费近10年之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于写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巨著《史记》。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清楚表明“史圣”司马迁就出生在龙门,在黄河之北、龙门山南麓过着农耕放牧的生活。而正是黄河之龙门塑造了太史公面临狂涛骇浪时的处变不惊,忍辱负重却心怀大义,无比坚毅又百折不摧,以及遭遇奇耻大辱如“鱼跃龙门,自烧其尾”般的悲剧意味的大无畏精神。
在父亲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任太史令,正当他开始潜心修史以承父业之时,却突遭“李陵之祸”。因为给与匈奴作战失败被俘的李陵辩解,惹恼了汉武帝,以“诬上”罪被下狱。诬上欺君当判死刑。当时唯有两条路可免死,一是缴50万钱来赎,一是接受宫刑。司马迁坦然自请接受宫刑。因为他欲遂其志,必须选择以宫刑换取生命和时间,幽而发愤,忍辱著书,以完成父亲的遗愿和自己发誓要完成一部像《春秋》一样的历史大典的宏愿。
所以当司马迁修史之时,就不可避免地、必然地和自己的遭遇、屈辱、愤懑、爱憎、善恶相联系,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赋予了《史记》丰厚的内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他在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说,实际就是自我写照。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中华文明五千年,《史记》记载了三千年。《史记》是中国的史诗,文气深沉浩瀚,历百世而无可比拟。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就像黄河一样,博大雄浑,生生不息,万古长青,烛照千秋。
(作者单位:西安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