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绣屏古天池
俯瞰绣屏山森林公园 李亚 摄   □ 蔡建中
  白河县城东临汉江和白石河、西倚绣屏山,县城沿绣屏山腰层叠而下,环魁星山延伸到汉江和白石河边,是一座典型的临江山城。
  绣屏山海拔500米,因山形如屏、植被丰茂得名。其又称凤岭、天池岭,因“形如凤翥,故名”凤岭,又因峰顶有古天池得名天池岭,是县城南西走向龙岗山脉的主峰,龙岗名源于山势起伏如龙。2007年6月,白河开始建设绣屏山森林公园,总面积100公顷。至今,公园建起长4千米、宽1.5米的健身休闲大道,道中建有山门、牌楼、亭、道行树等,山顶东南场地安装有各类健身器材,有附近农户经营的“农家乐”。远观绣屏山一派秀山翠林、曲径清幽的景象,是县城群众健身休闲、登高望远的绝佳场所。
  沿绣屏山松林间的石阶梯曲折盘旋而上,至东南山顶。向东,可看到“一水分秦楚,清江入画楼”和白石入汉、碧水蓝天的绝美景观,文献记载的“人烟稠集,裕国通商,俨然与通都大邑相为媲美”以及河街码头“舟辑如梭,白帆如云”等图景,顿时在眼前浮现;向南,仿古雉堞下有清外城“镇远”南城门遗址,远处一座座鳞次栉比高楼的狮子山新城拔地而起;向北,可一览县城整洁宽阔的街巷、车水马龙的商贸,一幅“秦楚边城,水色白河”的生态宜居图景;向西,沿休闲大道步行300余米,可达绣屏峰顶古天池。
  天池在绣屏山顶,距县城西里许,池内四时有水。乾隆十年(1745年),当地知县罗文思题“天池”二字,勒碑于池上。明清时,山泉汇集绣屏山顶平地而成一池,约660多平方米,名天池。时池四周野花丛生、绿草如茵,明月悬空、池水澄碧如镜,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秋,当地知县李宗信在魁星山顶建书院并以“天池”命名。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四年(1799年),当地知县严一青主持筑县城外城,设北门在桥儿沟中段,命名“天池关键”,意为防守白河县城的关键。至清同治年间,古天池夏有水而冬干涸。清光绪四年(1878年)十二月,经白河知县王鸿儒兴工修浚后,天池冬季复有水。
  如今,清“天池关键”北城门、“镇远”南城门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文思所题“天池”石碑保存于白河县博物馆。每日晨夕来此锻炼的人们,既可心旷神怡于天池的绿草如茵,又能流连忘返于天池的水色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