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建言资政助发展 凝心聚力惠民生
闫争民委员高召福委员李强委员王昕委员徐幼平委员李大庆委员祝传鹏委员孟晓琦委员王博委员  
  3月下旬,我省多地陆续召开地方两会,来自社会各界的新一届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踊跃参会,聚焦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热点话题谋精准之策、出务实之招、建睿智之言,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闫争民委员:
  以园区提质升档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商洛市商州区工业集中区下辖荆河生态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和产业脱贫示范园,现有入园企业27家,其中,规上企业9家。“十三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535%,工业总产值完成50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300%,为商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针对部分干部创新求变意识不强、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园区分布较为分散,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商洛市政协委员、商州区政协主席闫争民建议,要以园区提质升档助推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闫争民建议,要创新发展理念,为企业帮扶纾难解困。要从转变工作观念入手,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发挥商州区位联动优势,实现产业优势互补、产业链融合升级。要明晰企业产品属性、行业特点、相关政策,强化履职能力和干事水平,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当好“店小二”,营造重商、亲商、护商的浓厚氛围。要按照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思路,结合园区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辐射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集群。
  闫争民建议,要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持续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结合园区主导产业,开展“以商招商、以园招商”,发挥区就业服务中心、园区、镇办联动作用,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对于入园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增强客商投资信心,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建立“小升规”企业动态名录库,实行逐月跟踪监测,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实行梯度扶持,继续兑现企业纳规奖励、贷款贴息等惠企政策,推动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要用足用活政策,为企业发展建真言、谋良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助推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召福委员:
  在麻地湾片区规划建设幼儿园和中小学
  □ 记者 许鹏
  为不断完善榆林城北片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榆林中心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满足市民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要求,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按照榆林市、榆阳区一体化发展原则和远景规划,榆林城区麻地湾片区拟建设一批公寓房、限价房、景观房等住宅小区,并相应建设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
  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福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召福认为,随着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麻地湾片区市场、商铺快速发展,片区内人口骤增。目前,辖区幼儿园、学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片区适龄学生入园入学需求。
  高召福表示,目前,麻地湾片区仅有市十二中、市十三小两所学校,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而市十二中还是一所完全中学,自2020年与市一中分校组建成教育联合体后,入学就读学生人数倍增,初高中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人,现有教室、宿舍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此外,今年我省将全面贯彻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高中阶段将实施选课走班制度,必将加剧“师资力量短缺、基础设施匮乏”与“社会入学需求越来越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场地面积小、功能部室少”,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针对麻地湾片区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高召福建议,首先,要在麻地湾片区规划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着力解决片区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其次,将市十二中初、高中部剥离,并再新建一所初级中学,既解决了市十二中面对新高考综合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又进一步扩大了市十二中高中办学规模,同时也能有效缓解老城区小升初的入学压力。
   李强委员:
  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 记者 康斌 谢昊天
  近年来,汉中市依托汉文化和秦巴山水生态优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区域人文交流高地,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汉中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
  “汉中市南郑区有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何挺颖故居、左明故居、安汉故居、龙岗陕南特委遗址等红色资源。”汉中市政协委员李强表示,南郑区历史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就红色旅游产业来看,与延安和井冈山红色文化旅游区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较大。
  如何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李强建议,要因地制宜,发挥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以红军路“红色驿站”(盛通山庄)为红色文化研学实验基地,把“盛通山庄”建设成具有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民主社区特征的“红色幸福驿站”,把“汉中密约南郑区红色交通线”上重要的“红色驿站”连接起来,一直延伸至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朱家大湾的“朱德故里旅游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共创共建共享一批优质的红色电影、红色舞台剧、红色话剧等惠民工程作品;同时,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对红军路沿线红色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开发符合红军路沿线特色的乡村红色旅游;要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利用,着力建设以“红色驿站”(盛通山庄)为主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小镇”,激发当地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王昕委员:
  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 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老龄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农村养老需求剧增,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无法满足农村老年群体越来越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主要表现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养老保障水平较低、农村养老历史欠账多、农村养老服务体制不健全、农村养老人才短缺等。
  商洛市政协委员、山阳县政协主席王昕建议,要制定出台商洛市养老服务办法。建立农村养老服务推进机制,加强政策配套、规划引领、要素保障和工作统筹。健全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以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为重点、相关保险和福利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制定农村养老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城市与农村之间养老服务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培育壮大农村养老消费新业态。加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做好农村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王昕建议,要加快建设县、乡、村衔接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机构转型升级,发展从专业机构到村(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慈善+农村养老”“医疗+农村养老”等新模式,增加农村多元化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风险评估,健全关爱巡访帮扶制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培育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社工、老年志愿者三支队伍。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弘扬孝老传统美德,着力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徐幼平委员:
  强化措施开展枣疯病统防统治工作
  □ 记者 许鹏
  位于黄河沿岸的白于山区是全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之一。其中,榆林红枣是陕西传统名优特产之一,主产于陕北黄河沿岸的清涧、绥德、神木、吴堡、佳县等县市,种植面积180万亩,每年可产红枣50万吨,是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枣园管理粗放、枣树修剪不科学,病虫害严重,枣疯病频繁发生,甚至出现整块枣树林发病或死亡的情况,对榆林红枣产业健康发展影响较大。
  “据专家预测,枣疯病在秦晋黄河两岸枣林带有蔓延之势,榆林市枣区的枣疯病均有零星发生,如不及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三五年内,将给榆林红枣产业带来‘灭顶之灾’。”榆林市政协委员、佳县政协副主席徐幼平担忧地说。
  据了解,枣疯病主要通过各种嫁接方式和带毒叶蝉类媒介昆虫传病,是对枣树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病害,因其潜育期长、传染性强、具有毁灭性,防治难度大,被称为枣树的“癌症”。
  为做好枣疯病防治工作,徐幼平建议,一是加强苗木检疫。新建枣园所需苗木要进行严格检疫,尤其是从外地引进的苗木要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确保选择无病苗木栽植。二是要制定枣疯病科学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成立防治领导小组,明确防治任务和工作职责,采取网格化防治措施,做到防治工作全覆盖。三是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防止枣疯病蔓延。要对初期感染、症状轻的病株,及早剪除病枝,并带出枣园进行集中烧毁。四是采取科学方法,统防统治。要在全市范围开展总动员,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株,对所有发病枣树进行彻底根除。
   李大庆委员:
  用好地域文化符号服务汉中高质量发展
  □ 记者 谢昊天 康斌
  近年来,汉中持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着力打造中国汉文化传播示范基地,努力叫响特色文化品牌,城市文化也有了更具体的表达,古栈道(石门栈道)、拜将坛、张骞、定军山、石门十三品、朱鹮、汉调桄桄、汉中仙毫等汉中独特的文化符号也得到了高度认可。
  汉中市政协委员、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李大庆认为,虽然汉中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些文化符号的影响力还比较有限,社会大众对地域特色文化的认知也仅停留在口口相传的概念化具象上,“要用好这些地域文化符号,为汉中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坚持“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汉中地域文化符号如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李大庆建议,要深入挖掘汉风古韵文化内涵,将汉中地域文化符号艺术性地运用于不同的景观载体中,如建筑、文化广场、主题公园、主题雕塑、园林、景观小品、路灯、特色古镇、特色街巷等,让地域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发展,在丰富景观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其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地域特色文化;将汉中地域文化符号运用于各种产品包装,用视觉展现文化符号。汉中有优质的茶叶、稻米、食用菌等农产品和中药材,这些产品的品牌名称、内外包装上都可以运用、融入汉中文化符号,体现产品原产地的地域特色;以地域文化为魂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提炼,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祝传鹏委员:
  点亮汉中“一江两岸”让城市更美
  □ 记者 谢昊天
  灯光秀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一种新形式,上海有“外滩”、广州有“小蛮腰”、武汉有“两江四岸”、重庆有“朝天门”“洪崖洞”。作为一种城市景观,灯光秀以地理媒介的形式强化着城市认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汉中市政协委员祝传鹏认为,汉中“一江两岸”的灯光存在散、小等缺点。灯光秀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风景线和新名片,更是传播主流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新媒介。城市高层建筑的灯光秀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场景传播媒体,是城市巨型广告牌。统筹加快推进汉中“一江两岸”灯光秀提质工程,对于创建汉中对外传播新名片、提升汉中旅游城市品质、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现实意义。
  祝传鹏建议,可以在汉中“一江两岸”选取“汉江喷泉+滨江东路建筑群”“龙岗大桥+滨江西路建筑群”等重点区域进行打造,通过智能控制、定时播放,以达到节约电费、降低折旧损耗的目的。同时,在内容展示上,不仅要对灯光的亮度和颜色变化进行设计,更要重视展示内容的选择,除了节日庆祝和公益宣传外,要聚焦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展示,尤其是要凸显汉中的汉文化等地域特色。
  孟晓琦委员:
  重启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改造工程
  □ 记者 许鹏
  农业节水灌溉改造工程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水利工程。榆林是水资源匮乏地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农业节水灌溉改造工程是实现榆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事关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榆林市政协委员、民建榆林市委会秘书长孟晓琦表示,榆林市曾在节水型社会创建中对农业节水工作进行了规划,并提出了节水灌溉改造工程的具体方案,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
  孟晓琦认为,推进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可为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打好基础,榆林应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拧紧农业“水龙头”,为农业节水保驾护航。
  孟晓琦建议,一是要重新启动实施《榆林市百万亩节水灌溉改造工程规划》,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及用水现状进行调整和改编,重新申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二是要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投入,市级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以保障工程建设费用。三是要运用科技创新技术,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根据不同作物类型、灌溉类型,建设典型示范工程,通过项目带动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开展。四是要结合工程实施开展好用水量效益指标的研究工作,建立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夯实农业节水灌溉的数据基础,提高用水定额编制的合理性。
  王博委员:
  建议加大县级公立医院疫情防控投入
  □ 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商洛市公立医院特别是县级公立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疫情防控中最关键、最繁重、最危险的工作,全体医护人员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在疫情防控中,公立医院进行场所改造、配置和储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队伍,投入资金巨大。”商洛市政协委员、柞水县政协主席王博表示,虽然卫健部门给予了一定补助,但大部分资金都由医院自行承担。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暴露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设备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医务人员整体收入偏低等问题。
  县级公立医院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王博建议市财政、人社、卫健等相关部门,建立财政扶持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对县级公立医院抗击疫情的资金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财政补偿标准,将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中,增加财政补助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重,合理配置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改善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既确保公立医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转;制定落实全市医护人员参与疫情防控补贴相关政策,激发疫情防控医护人员积极性,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