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荣
3月22日,西安市新城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主会场内,一场智慧接力精彩上演。来自区民革、民盟、民建等界别的10名政协委员带着民意和建议,依次走上报告席作大会发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城区”献务实之策,为增进民生福祉建睿智之言。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市民对城市生态化、低碳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近年来,新城区大力开展增绿美化、打造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古都西安·丝路花城”建设,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21年,全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04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86.44万平方米,绿地率33.56%,绿化覆盖率45.55%,新增、提升改造街头绿地广场12个。
来自民盟新城区工委的区政协委员廉巍在谈及绿化美化时说,虽然新城区不断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力度,打造了一批最美街道和巷道,但作为老城区,在持续绿化美化上仍存在诸多难题。
他建议,要融合老城区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布局、整合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将老城区的人文积淀融合显现于城市绿地之中,通过恢复古道旧径、历史街区,配置匾联、碑碣、书画,力求做到无一景无来历、无一物无出处、无一题无依据,形成新城乃至西安特有的“绿色文化”。
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发展夜间经济已成为扩大内需、撬动消费的一把“金钥匙”。新城区作为西安著名历史街区之一,夜经济发展起步早、速度快、势头强。但对照西安市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新城区夜经济消费潜力尚未完全激活,依然存在短板和不足。
区政协委员胡雪在代表民建新城区工委发言时说,目前,新城区夜间经济业态单一,文化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文化体验场景;夜经济发展不均衡,辐射效应小,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配套供给不足。
她建议,不断加强产业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夜经济空间。进一步完善夜经济空间布局,以幸福林带街区为中心,规划多层次差异化区域商圈。针对不同消费阶层,将夜间经济与旅游经济、后街经济、小店经济、网红经济相结合,围绕夜宴、夜购、夜娱等主题特色,引入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元业态。
发言中,家庭教育也是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当前,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区政协委员刘岚代表民进新城区工委建议,要建立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业人才储备库,加强与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进行沟通联系,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人才培养方式,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选派家庭教育骨干到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系统学习,逐步建强家庭教育队伍。
新城区近年兴起的“饭大爷”,深受社区老人欢迎,也代表着新城养老服务的特色品牌。目前,全区共有18家“饭大爷”老年助餐点,累计服务老年人50余万人次,助餐服务社区覆盖率达44.7%。
区政协委员李静代表农工党新城区工委在发言时说,新城区作为西安的老城区,近半数的老人处于空巢或独居生活状态,吃饭成了最大问题。如何助力“饭大爷”老年助餐品牌扩面提升,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李静建议,要充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通过“五强五新”等具体举措,探索建立“智养新城”新体系,加大对老年助餐点建设、运营财政补贴力度,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高质量发展。
除了关注环境、教育、养老等话题,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许多委员关注的焦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融资困局?梁武祺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新城区工委建议,加大国家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力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深入落实已有政策,丰富金融支持手段,拓展企业减负空间;加强政府融资担保功能,增加贷款途径,以简化手续、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帮助中小微企业克服疫情影响,走出困境。
台上,委员发言,言辞恳切,真知灼见频现;台下,委员凝神静听,激发广泛共鸣。大健康产业发展、发挥党建优势、缓堵保畅……两个小时的大会发言,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干货满满,一条条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引发会场共鸣,也体现出委员们心怀家国、为民履职的责任担当,踔厉奋发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