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昊天 康斌
翻开汉中市政协履职记录,一条条建议、一件件提案,都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五年来,汉中市政协共提交提案2371件,经审查立案2064件。目前,所有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所提问题、建议已得到解决和列入采纳解决的1931件,占93.56%,委员对提案办理结果满意率为98%,切实发挥提案工作在专门协商机构中的重要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现新担当,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实现新作为。
建真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委员们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等,从多个视角“把脉开方”,提出提案642件,助推汉中高质量发展。
饶义钟等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创新开展“专班专组专员”亲商助企活动,“一企一策”落实帮扶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着眼优化营商环境,委员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汉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委、市政府充分吸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针对委员提案《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增强汉中经济发展动力》,市委率先成立全省首家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1+1+8”顶层设计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天汉精英计划”。
过去五年,委员们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提案127件;围绕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保护汉江湿地生态系统、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等提出提案55件;聚焦从源头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建立“倒贷基金”缓解企业融资难等提出提案23件;围绕改善环境质量、汉江生态保护等提出提案274件,其中,《关于加强汉江水环境治理,守护汉江画廊的建议》的提案中,完善汉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6条建议得到市生态环境局重视和吸纳,为汉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出实招助推社会民生改善
五年来,汉中市政协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聚焦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提出相关提案484件。
委员们提出的《关于绘好均衡发展“五线谱”,破解中心城区入学难的建议》的提案,集中反映了“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问题,市委、市政府按照《汉中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下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任务271所,新增学位8.1万个;围绕市委、市政府“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和群众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环境、市容市貌政善等提出多条意见建议。《关于提高城市居民供水质量的建议》的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采纳,2021年11月9日石门供水工程并网供水,向全市人民承诺的重大民生工程建成投用。
“汉风古韵”是汉中城市的精神标识,筑牢城市的根与魂一直是委员关注和建言的重点,共提出文化传承和发展类提案459件。
冯凯委员在市政协第28次常委会上《关于发挥教育遗址汉南书院的作用,努力助推学研在汉中》的发言引起市政协领导的关注,在市政协促进下,今年1月1日,修缮一新的汉南书院对外开放,真正让“历史文物活起来”;多名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以影视为载体深入挖掘张骞时代意义的建议》的提案,有关部门积极采纳,推出电视连续剧《凿空者》,精心打造歌舞剧《张骞》,持续扩大“汉风古韵”对外宣传影响力。
求创新构建提案工作大格局
五年来,汉中市政协持续健全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式,从提案质量“提升年”到“深化年”、从“督促办理”到“协商办理”,不断推进提案工作创新发展。
注重“提”的质量。汉中市政协通过“命题+选题”方式加强提案引导,在审查环节加大“补、并、转”力度,实现了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构建“商”的环境。汉中市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和界别委员深入承办单位,开展带案视察和座谈交流,召集承办单位与提案人面对面“会诊”,进一步增进了提案办理协商共识。
突出“办”的实效。汉中市政协采取市级领导领衔督办,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联合督办,提案办理“回头看”督导等机制,加大提案督办和跟踪问效力度。五年来,市级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87件,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示范效应。
提升“服”的水平。汉中市政协出台《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实施意见》《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评价办法》,修订细化《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等一系列意见和办法,升级了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委员提好提案、承办单位办好提案提供了优质服务保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汉中市政协将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难点,继续阔步前行,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