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方明:缓解教育“内卷”合力推进“双减”落地
  □ 记者 李荣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不仅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说,“双减”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负担,避免短视化、功利化现象,实现课内提质、课外减负,缓解日益严重的教育焦虑、教育内卷,促进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秋季开学季,随着“双减”政策实施,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大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方明注意到,我省在大力推进“双减”工作中,还存在对学校和学生评价标准单一,“以分数论英雄”“高升学率”等固定思维依然存在,中小学生压力依然较大;教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课后延时服务针对性不强,学校课后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社会专业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客观上造成供给与需求错位;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落实“双减”不够,尚没有形成通力合作、共同落实的理念。
  方明建议,应进一步制定完善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中高考政策,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深入系统地推进“双减”背景下中考分流和高考政策的改革与完善,从根本上为学校办学提供正确导向,切实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同时,结合“双减”,应完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转变教师观念意识、拓展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公平,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和落实“双减”工作成效纳入教师考核、评先评优体系中。
  如何进一步促进多元化课后服务模式创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方明表示,探索建立“双减”与课后服务协调联动、有机匹配机制,做到既减负、减压,又增质、增效;出台课后服务资质标准及费用标准等配套政策,建立学校课后服务资源储备机制,丰富学生课后服务资源及形式。
  “在‘双减’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方明表示,应构建全方位合作工作机制,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良性互动、有效结合,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共同落实“双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