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恐龙足部皮肤纹理印痕 彭佳雨 摄陕北恐龙足迹化石野外考察 安楚 摄 近年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聚焦陕西省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主动作为、勇担使命、抢抓机遇、敢于作为,积极融入陕西国民经济主战场。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加速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融合应用,不断增强地质科技创新和支撑服务能力,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优秀省级地质调查院”称号。
一、以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支撑服务 聚焦我省重大需求,在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中找准定位和抓手,全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秦岭生态保护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支撑党和国家重大关切。依托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立了空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搭建了秦岭卫星遥感综合监测与服务平台,形成了“数字秦岭”自然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辅助。围绕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三大体系,开发专题产品14项。二是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开展了黄河金三角(陕西段)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工作,探索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技术方法。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渭河生态区等重点区域部署生态地质调查项目,支撑生态保护修复。完成黄河流域83个县(区、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为确保黄河长治久安提供科学依据。三是着眼“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深入。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工作,与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等7个厅局实现共享业务数据互通互联。四是狠抓“省部共建”落实,形成央地分工合作、协调联动、共同攻关的发展合力。陕西省作为地质调查事业“省部共建”西北地区第一家,为推进“省部共建”工作落实落细,省地调院围绕“省部共建”八项重点任务,建立“省部共建”联席会议机制,制定任务落实台账,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全方位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策划部署项目,全力支撑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深入转型发展,拓展地调服务领域
积极拓展地调服务领域,地质技术支撑19个省级职能部门,“支撑政府,服务社会”的作用更加凸显。一是全力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服务自然资源厅“两统一”职责,围绕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编制《陕西自然资源图集》,形成一张底版、一套数据,初步构建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评价评估技术体系和方法路径,为陕西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提供了技术支撑;围绕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开展全省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研究,支撑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开展了常态化支撑卫片执法和建设用地审批之前专项核查、问题图斑督导检查等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和监测预警工作,对全省37个县(区)8.4万平方公里重点地区开展地灾隐患识别,建成监测预警系统。二是支撑审计工作。利用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基于GIS、遥感技术,为省审计厅摸清领导干部任期前后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提供客观依据。三是支撑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工作。依托生态环境部批准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资质,成立省内唯一一家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中心,为省生态环境厅、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做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提供技术服务。四是支撑健康地质调查工作。与省卫健委联合组建“陕西省健康地质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影响人体健康有益或有害地质环境因素,探索建立健康地质指标体系和评价评估体系。开展重金属超标土壤修复试点工作,探索“边生产边修复”新模式,被生态环保部列为陕西省示范样板项目。五是建立健全与市县政府合作机制。与省内多个地市开展战略合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地质旅游与矿泉水产业等领域加强支撑力度,全力推动地质科技全方位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陕西、新疆、甘肃等3省区12县承担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双评价”、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评估等专题研究。
三、培育地质产业,赋能地质经济发展
聚焦陕西省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延伸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链条,打通了地质调查服务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一是精心培育浅层地温能产业。在查清陕西地热资源基础上,取得成井工艺、地热水回灌等关键技术突破,为浅层地温能产业推广奠定技术基础。组建成立陕西省地热协会,支撑省决策咨询委和省能源局治污减霾重大专项。目前已建成576处利用地温能供暖(制冷)项目,面积达3445万平方米,占全省城市集中供暖面积的9.8%。二是合作打造特色矿泉水产业。在安康市发现102处富硒、锶、锌、锂及偏硅酸等特色饮用天然矿泉水泉点,综合地下水条件,圈定了50处开采靶区,估算日开采量达7380立方米,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方案,支撑安康市开发硒、锌饮用天然矿泉水5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三是着力推动康养产业。助推安康市镇坪县——全国首个“中国长寿文化之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高质量建设,推动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安康、汉中、商洛三市为重点,开展中药材主产区地质调查,推动建设地质环境基因库,支撑名优特产提高特色附加值。在咸阳三原、西安临潼建立富硒特色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2处,为陕西省发展富硒绿色农业和清洁优质土地利用提供了科学示范,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四是助力发展地质旅游产业。在陕西全域开展地质遗迹调查,调查中发现汉中天坑群、陕北丹霞地貌景观带、紫柏山冰洞群等重要地质遗迹116处,开展全省旅游地质资源等级评价及经济社会价值评估,编制了保护利用技术方案,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汉中天坑群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21世纪地理大发现。在陕北地区发现的规模巨大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红谷”,已成功申报靖边龙洲丹霞省级地质公园。2021年,在陕北新发现重要恐龙足迹化石产地8处,其中在甘泉县发现的兽脚类足迹最长为60.5厘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兽脚类足迹,填补了陕北地区侏罗纪中期恐龙足迹化石的空白。
四、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工作。一是建实建强科创平台。深化“平台+人才+项目”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成运行中国-上合组织地学中心卫星遥感研究中心、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30余个,科技平台建设稳居全国地调系统第一方阵。二是强化科技成果孵化培育。大力推动地质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省地调院“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项目在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三是发挥信息化引擎作用。以陕西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卫星遥感业务为抓手,着力打造“一张网”“一张图”和“一个平台”,培育和巩固地质工作的“数字化”核心竞争力,助力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坚持科创科普两翼齐飞。先后建立科普基地9个,举办“科普七进”活动百余场,科普工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0余个,科普宣传辐射受众达上亿人次,不断激发地质科技创新驱动新动能。
五、以人才为根本,锻造事业发展引擎 持续推进人才强院战略,顺应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实际需求,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获批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两院院士6名。举办“陕西地学大讲堂”15期,利用野外基地实践锻炼培养人才,全面提升人才综合能力素质。二是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合理谋划人才工作,常态化引进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拓宽人才发展渠道,干部队伍学历水平、职称层次、专业方向、年龄结构等更加合理,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三是建强科研团队。坚持高素质、专业化要求,选拔创新团队带头人、首席专家、项目带头人,依托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等专家型、复合型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学科前沿研究,实现创新驱动。四是加强务实合作。与20位知名院士专家签署合作协议,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攻关开展务实合作,联合实施项目20余项,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与省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化产学研合作。五是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建立以岗位要求为基础,以能力和贡献为重点的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考核,增强人才竞争意识,打通人才能进能出通道,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营造比学赶超、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致广大而尽精微,扬风帆而行不怠。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以陕西地质调查事业“省部共建”为契机,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地调力量!
(康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