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膜技术的富平北塬水厂 □ 汤少林 文/图
2021年12月7日,兴平市西吴水厂厂区主体工程已完成,厂区附属工程和机电设备安装正在紧张有序施工,厂外管线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2022年6月底工程建成通水,兴平群众翘首以盼20年喝上石头河水的愿望将得以实现。”陕西省水务集团兴平市水务公司总经理王彩鸽说。
该工程概算投资2.99亿元,利用咸阳引石过渭水源,可有效破解兴平市饮用水源严重短缺、城区地下水超采的困境,使兴平市城区饮用水源由三类地下水提升为一类地表水,实现城区供水双水源配置目标,解决咸阳纺织工业园区、兴平市食品工业园生产生活用水,以及兴平市城区和西吴办、阜寨镇等镇办23万人饮水问题。
“2014年以来,陕西省水务集团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水务市场化思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之手,助力项目融资、加快工程建设、提升供水保障,丰富并做大、做强水产业链。截至目前,我们完成投资150多亿元,服务全省80多个县区,造福群众1000多万人。”陕西省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瑜说。
担当改革先锋 助力陕西水利 善治秦者先治水。
“十二五”期间,陕西先后有30多个县城发生供水告急、停水事件,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按照城乡供水规划,陕西县城供水总投资需100亿元,而当前每年投资不足3亿元。同时,全省大部分市县均没有能力配套资金,水利工程投资需求大、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急需解决。
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省委、省政府整合涉及供水财政专项资金,实施清产、确权和划转,推进供水资产市场化,盘活水利资产,提升县级供水能力。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将集团供水市场化工作列入全省首批“PPP”示范项目。
2019年8月9日,陕西省首个政企合作的水源项目汉阴洞河水库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汉阴群众期盼了半个世纪的“洞河梦”梦想成真。
汉阴洞河水库被列入《全国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和《陕西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双十双网”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3.48亿元,设计总库容4561万立方米。该项目从融资建设到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将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手段,彻底打破过去公益性水利项目建设由政府自主投入、运营管理“建设一个项目,成立一个单位”的冗繁体制,有效减轻政府财政、人力管理负担和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据陕西省水务集团建管部部长宁建辉介绍,2014年以来,集团总投资73亿元,实施了水库、引调水项目26个。韩城小迷川、侯家峪、汉阴洞河、山阳磨沟、太白石沟、黄龙公寨沟、甘泉府村川、洛川李家河、子长红石峁等一批因投资不足而搁置几十年的水源水库项目得以动工建设,并已完工水库项目12个、引调水项目2个。
“经过我们的努力,在我们服务的60多个县区,24个县区实现了双水源供水。‘十三五’以来,我们服务的这60多个县区,没有发生大的断水、停水事件,这和我们开展双水源、引调水工作密不可分。”陕西省水务供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宏说。
陕西省水务集团依托丹凤鱼岭水库打造的丹凤鱼岭水寨项目在2021年部分试运营。作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的南郑红寺湖景区也在陕西省水务集团的改造提升下更加靓丽,喜迎八方来客。
牢记国企担当 服务地方发展 2020年8月24日,延安市政府向省国资委发来感谢信,对在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省水务集团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类”企业的时代担当,始终把水需要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第一要务来抓,近年来延安市富县、吴起、子长等9个供水合作县(市)供水保障率持续提升,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表示感谢。
2012年,富县政府启动沙西沟第二净化水厂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工程建设被迫停了下来。
“我们当时的财政收入是1亿多元。恰好2014年8月,省政府明确由省水务集团走市场化路子,解决全省县城供水工作问题。我们和省水务集团一拍即合,决定进行合作。”富县常务副县长高庆海说。
2014年9月4日,陕西省水务集团与富县政府签订协议启动全省第一个县城供水市场化试点工作。
陕西省水务集团接管富县水源、水厂等涉水资产后,立即拨付5000多万元用于富县供水建设。
2015年7月7日,富县供水第二净水厂至延长石油能源化工基地10.8公里供水管道建成通水后,富县二水厂和延安南沟门水库合力为总投资230亿元的富县延长能源化工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用水保障。
政府和国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为解决基础设施短板的典范。
从蹒跚学步到跨步向前,“陕西水务模式”在三秦大地如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集团相继与宁强县、子长市、韩城市、宜君县、泾阳县、太白县、汉阴县、富平县等69个县市地方政府签订了供水合作协议。延安、渭南、汉中、商洛等市县级水务市场整合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集团在服务地方中经营,在经营中提高了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资产无偿划转,企业管理运营,推进水务资产政资分离、政企分离,解决了地方政府资金、技术和管理问题,实现了服务地方经济与做大水务产业双向共赢。
2015年以来,陕西省水务集团完成新建、改造水厂项目34个,铺设管网1200公里,其中将原先铺设使用多年的841公里镀锌管、水泥管、铸铁管全部替换为安全可靠的PE管、球墨铸铁管。日供水规模达到104万吨,保障了500余万人口的用水需求。
凭借在供水市场的良好口碑,2017年3月,陕西省水务集团和洛川县达成污水处理合作协议,拉开了在全省污水处理市场整合的序幕。
“2020年汉阴县5个集镇污水处理厂正式通水,汉阴县在陕西率先实现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截至2021年年底,我们已经和42个县区签订污水处理合作协议。2021年,污水处理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陕西省水务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瑞平说。
2020年11月12日,经历过三任业主、四届政府,承载着24万商南群众期盼的莲花台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莲花台水电站总装机4万千瓦,是省国资委、省扶贫办确定的产业扶贫项目。新能源公司并购黄龙县30兆瓦光伏电站和延川县15兆瓦光伏电站两个产业扶贫项目。2021年8月,新能源公司为黄龙县、延川县拨付480万元,向1600户贫困户每户发放3000元。这是自2017年起,连续第4年拨付480万元,并将连续发放到2036年。
2017年以来,陕西省水务集团在丹凤、山阳、商南、柞水4县,启动了城乡供水、水电开发、生态旅游、爱心助学四大方面7个扶贫项目,总投资9.9亿元。丹凤县棣花镇供水应急改造工程、柞水县营盘镇供水工程、山阳县漫川关镇供水工程已经投入运行,商南县莲花台水电站工程并网发电,丹凤鱼岭水寨项目开始试运营。
截至2021年11月底,陕西省水务集团运营的12座水电站总装机15.26万千瓦,发电量突破4亿千瓦时,为“碳中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17年4月6日,陕西省水务集团大荔新颖现代农业园被省园艺站授予“陕西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点”,为全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应洛川县、麟游县、汉阴县政府的要求,陕西省水务集团盘活政府资产,高标准建设了洛川润源酒店、麟游怡心谷欣源酒店、汉阴凤台欣源酒店,不仅增强了地方的软实力,更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不仅是在陕西,在海南、广东、江苏,陕西省水务集团供水、水电、污水处理业务开花结果,“走出去”战略落地生根。
“十三五”以来,集团产业发展纵向延伸,由县城向市区和乡镇延伸,由省内向省外延伸,由生活用水向生产用水延伸,由供水向污水、水生态等全产业链延伸,通过省属国有企业平台的集约化运营,有效破解了水务产业区域分散的问题,不仅形成了市场化整合的“陕西水务”模式,还形成了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运营模式。
坚持科技引领 形成创新驱动模式 苦、咸、水垢大,长期吃这样的水牙齿发黄,这是家里原来的自来水留给75岁的陕西省富平县陕拖居民小区中区5号居民郭均安的印象。从2020年春节前开始,他家里的自来水变清了、变甜了,水垢也少了。“过去我都是拿纯净水泡茶。最近感觉水管里流出的水做的饭很香,泡的茶味道也正了。”郭均安说。
2020年4月10日,富平城区水质提升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利用世界先进的超滤膜加反渗透工艺,使富平县城区及周边约24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不仅如此,延安、柞水、太白、白水、吴起、临潼区等17个市县的150多万名群众也用上了“陕水务”膜技术产品,喝上了高质量的直饮水。
不仅如此,集团“陕水务”膜技术设备还应用到华阴市、白水县污水处理中,让中水回用到工业生产中。南郑区污水处理公司尝试在污泥发酵后,加入树叶枯枝、谷壳等,做成肥料,使污泥最终变成改良土壤的好肥料。吴起县污水处理公司用纳米气泡油水分离及采出水处理设备,在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反复试验,效果非常理想。
科技与匠心,让集团供水、污水处理从传统到现代,从量变到质变。
2021年3月30日,总投资约60亿元的丝路国际水务科创园项目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正式开工,标志着在国务院国资委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共同深化央地融合发展的行动部署下,省水务集团与中国化学建设集团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项目建成将为推动全省水务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1年7月31日,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暨陕西省水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产业孵化中心召开。副省长程福波,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家强共同为陕西省水务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商共建的水循环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揭牌。
2021年11月3日,陕西省水务集团组织对秦创原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最新十项科技成果进行路演,已落地应用水务、节能、环保等10项新技术。
“我们将紧紧围绕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以服务赢市场、以改革谋发展,统筹规划,拓宽和加大筹资的渠道和力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建设成为基础型、资源型、规模型、资本型的大型国有水务集团公司。”王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