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刮一风,一风从春刮到冬。刮得大山没顶顶,刮得小树没影影……”,到如今“春天绿意盎然、夏日绚丽缤纷、秋季金色满园、冬季银装素裹”。
是什么让榆林“旧貌展新颜”?答案是“生态治理”。
近日,榆林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榆林生态文明建设英雄群体”学习活动,旨在大力弘扬英雄群体的优秀品格和奋斗精神,引导激励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按下加快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快进键。
从“沙漠之城”到“森林之城”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京举行,作为榆林治沙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余年的石光银殊荣加身。他创新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杰出贡献。
陕北以北,与内蒙交界,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这里是草原地貌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地带,原本自西向东流淌的黄河,在这里也转为由北向南。星球上70%的黄土都集中于此,这里是全球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层最深的地方可达180米。很难想象,它是风沙逐渐吹拂沉积的结果。人类历史上,风沙吞噬文明的悲剧一再重演,虽然为风沙所苦,但榆林人不肯向风沙低头。
生态治理没有停止键,也没有休止符。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李守林、漆建忠、郭成旺、朱序弼、杜芳秀、王志兰等为代表的“榆林生态文明建设英雄群体”,义无反顾投身治沙造林,荒山、铁锹,风沙、日晒……年复一年,默默无闻的治沙人,用生命的年轮,把一片片不毛之地变为生态绿洲,经过数年的绿化改造,让榆林的大小广场、公园、单位大院和居民小区等所有可以栽树种草的地方,逐渐染上了绿色,黄土高原上的大部分地区如今已被层层绿意覆盖,把“沙漠之城”变成“森林之城”。
在这些生态文明建设英雄群体的身上,体现了不畏艰难、勇挑重任的担当精神,坚韧不拔、敢于斗争的拼搏精神,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直面挑战、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林进沙退”的绿色篇章,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为筑牢全市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西沟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市考察时来到高西沟村。在高西沟村龙头山山顶,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西沟村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情况介绍。总书记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山上光秃秃,沟底乱石头。小雨满坡流,大雨冲成沟”,翻开高西沟村的历史,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高西沟坡陡沟深、十年九旱。过度垦荒导致村里沟壑纵横、黄土裸露,水土流失加剧。痛则思变,高西沟人决定不再垦荒,开始探索生态发展之路。
治沟治坡,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山上缓坡修梯田,沟底淤地打坝埝,高山远山种林木,近山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陡坬种柠条”,经过20多年探索实践,高西沟村因地制宜、地尽其用,推动农、林、牧业协调发展。坚持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三三制”模式,全村1/3土地种植粮食,1/3植树造林,1/3种草养畜,形成以林固土、以草养牧、以牧肥田的格局。不仅告别了广种薄收,生态环境也大为改善。
护绿种果,守护绿色家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老一辈高西沟人治山治水,打下丰厚的绿色家底,下一辈在管绿护绿、巩固生态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种植苹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高西沟村共栽植山地苹果等经济林约1000亩,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万元。
农旅融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高西沟村依托自身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成水土保持生态展览馆、苹果采摘园、盘山梯田观光点等10余处景点,游客可在林区自助采摘苹果、葡萄等应季水果,还可以体验住土窑洞、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环境美了,口袋鼓了,笑容多了。如今的高西沟“层层梯田盘山头,阵阵果香飘满沟”,村民们吃上了生态饭。2021年,全村接待游客8万人次。
几十年来,四任村党支部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这才有了高西沟的好风景、好光景。而现在,新征程上的高西沟故事仍在续写。
绿水青山绕驼城 2021年以来,榆林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深入开展铁腕治污攻坚行动,全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标本兼治,让古城碧水长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守护好一城碧水,榆林市重点围绕16个国考断面“一断一策”达标方案,紧盯水质变化,及时预警整治,对境内389公里黄河干流、2632公里岸线和27条支流排污口进行全覆盖排查,黄河干流75个问题排口已全部完成治理,黄河支流154个问题排口已完成治理151个。同时,深化黑臭水体治理,中心城区榆阳河、沙河、榆溪河黑臭水体全面消除。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16个国考断面整体水质改善了38%,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三。
循环利用,让工业固废“重生”。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近年来,榆林市制定了《榆林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出台《榆林市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工作方案》,在固废综合利用方面不断加码,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一般工业固废的“五个一”工作思路,即编制一个规划,出台一个办法,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条产业链,打造一支队伍,积极探索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
精准施策,让蓝天白云常驻。为全面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榆林市近年累计投入1.8亿元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管控平台,目前已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87座、污染源高空瞭望点315个,监测范围延伸至乡镇和重点工业园区,实现对重点大气污染源的24小时无死角实时监控,为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能力跻身西部地区前列。在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的同时,“空天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管控平台还采用大数据技术,引进大气污染物扩散与空气质量状况模拟软件,按照空气质量变化规律和趋势,科学分析和预测未来空气质量变化,并根据不同季节下不同污染物对空气污染程度的贡献率制定减排调控政策,为全市开展精细化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高效的依据。
红碱淖湿地遗鸥起飞、鱼翔浅底,神木大柳塔神东矿区、榆阳区黄家圪崂国家水土保持等一批示范园通过国家命名,无定河皇甫川流域治理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革命老区项目)、小流域坝系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项目成效显著……榆林人民不畏艰难、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持之以恒地开展“北治沙、南治土”治沙造林运动,境内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有效治理,榆林从茫茫荒沙中夺回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创造了“人进沙退”“黄去绿来”的奇迹,荒山秃岭尽显绿意生机盎然。
经过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榆林绿色版图变“大”、生态防线变“牢”、百姓因绿变“富”。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越来越多的绿色让百姓享受着更多的生态福祉。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