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负责人体排泄功能的主要器官,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肾脏,经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复杂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脏通过对尿生成过程中的调节,维持机体酸碱、水和电解质平衡。另外,肾脏还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肾的重要作用还不止这些,肾中还有负责滤过的滤过屏障,它对血液循环输送来的物质有选择性通透作用,若其受损,则会引起蛋白尿。
现代医学所认识的肾脏与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肾存在交叉关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肾脏有二,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膂筋,外有脂裹,里白表黑,主藏精。”中医认为,肾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肾主藏精、肾主水液、肾主纳气及主一身之阴阳。肾主藏精,除了可以促进生殖繁衍和生长发育以外,还具有促进血液生成和抵御外邪的功能。《冯氏锦囊秘录》云“足于精者,百病不生,穷于精者,万邪蜂起”。肾精充实,则机体强健;肾精亏虚,则易患疾病。肾主水液直观地体现在尿液生成的过程中。若功能失调,开多阖少,则会导致多尿、遗尿等症状;若开少阖多,则会导致少尿、水肿等问题。中医认为,肾主一身之阴阳,即强调肾脏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脏器,与现代医学中肾脏可通过调节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等方式维持机体稳态的作用不谋而合。
膜性肾病是什么
膜性肾病是一个病理学名词,是一种抗体沉积于足细胞与基底膜之间,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使得滤过屏障受损,血液中的蛋白从尿中流失,进而导致机体水肿的疾病。本病的临床特征是起病缓慢,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居多,临床表现以水肿和蛋白尿为主要,少数患者可见镜下血尿,无并发症时多不伴有肉眼血尿。约25%的患者可自发缓解,也有30%—40%的患者会在起病5—1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此外,本病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中医并无“膜性肾病”这一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特征,可以按照“水肿”“风水”来论治。
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膜性肾病的发生无非内伤与外感兼夹而成。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患病之人必是素体虚弱,方能感受外邪而后患病。《外台秘要》云:“病源肾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传化水气,使水气渗溢经络,浸渍腑脏,脾得水湿之气加之则病,脾病则不能制水。”意思是说水肿之病多由脾肾不足所致,因此本病的基础病因在于脾肾两虚,病属阴证。
然而,脾肾两虚证型的人很多,但并非人人皆患膜性肾病。《外台秘要》云:“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逢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意思是说肾精具有抵御外邪而使人免于疾病的作用,肾虚则外界风邪自汗孔而入,影响肾主水液等正常生理功能,加之脾虚不能运化水液、协助肾维持及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故出现水肿等症。
因此本病的诱因为外感邪气,而患者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液,进而出现水肿、蛋白尿等病症,形成膜性肾病。
对于本病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中医理论亦有独特认识。《素问》有“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之论。本病属阴证,患者阳气不足,则血液运行无力,故易形成血瘀。同时,阳虚血瘀的状态使得经脉阻遏,进一步影响水液代谢,使得病情加重。
现代医学认为,膜性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目前更倾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的发病可能与环境污染相关。
日常调护
本病患者应注意休息,切忌劳累,避免饮酒,并注意预防感染。《灵枢经》云“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可见过度劳累以及外感邪气,都会使得患者脾肾两虚的状态加重。
在饮食方面,膜性肾病的患者应采取低盐饮食。低盐饮食是指将钠盐的摄入控制在每日2—3g。《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中医认为,咸味由胃入血,会影响血液运行,所以多食盐会导致膜性肾病患者的水肿加重。在蛋白质的摄入方面,应保证每日摄入0.8—1.0g/kg为妥,宜补充生物效价高的蛋白,如大豆、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等,不宜采取高蛋白饮食。
据《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