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保没有想到,在山沟沟里演了一辈子“法师”,有朝一日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更没想到,天天在口中哼着的小调,竟然是我国流传数千年的戏曲“活化石”。
深秋,记者来到郴州市临武县水东镇油湾村,采访国家级非遗“临武傩戏”传承人王太保。
“王家演‘法师’500多年,传到我这里是第16代。最初的想法就是不让这门手艺失传。”王太保感慨。
遗落湘南的艺术奇葩
“我第一次接触傩戏是1978年。有一次从学校回来,看到父亲穿着道袍,走在队伍前面。村里的男人纷纷戴上面具,穿上戏服,一路吹吹打打,绕村而行。”王太保回忆,那一年他18岁。
“太保,你也成年了,家里的一些事情有必要让你知晓。”仪式结束后,父亲王本佑把王太保叫到身边,“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至1487年),我们王家十七世祖思能公外出学习傩祭作法,回村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临武傩仪和傩戏,俗称‘神狮子’‘舞岳傩神’。”
临武傩仪包含许傩愿、还傩愿、闭傩坛三大部分,一般是农历正月许傩愿,翌年正月还傩愿、闭傩坛,其间需经过装神像、开神光、拨兵马等许多繁杂的仪式规程。“鼎盛时,方圆数百里的乡村都会请我们去演傩戏,从农历正月到三月,要演上百场。”王本佑说起这些,眼中满是自豪。
“为什么我以前没看你们演过?”王太保问父亲。王本佑告诉他,傩戏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而禁止,但他认为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就悄悄把道具藏了起来。
从父亲那里,王太保了解到,临武傩仪、傩戏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法师”。“法师”扮演着沟通人和神的角色,是整个傩仪、傩戏的中心,所有仪式规程全由他主导。同时,他也是行演班子的组织者、管理者。演傩戏的过程中,所有演员都需要佩戴面具。
王太保记得,父亲当时郑重地告诉他:“我们家世代演‘法师’,到我这里已经是第15代。‘法师’讲究心传口授,一代传一人,传男不传女,而你将会是第16代。”
从那时开始,王太保暗下决心,要将家族的使命传承好。
保存完好的戏曲活化石
王太保跟着父亲学习傩戏,几年下来,略有所成。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村里人陆续进城务工,又加上电视的普及,请他们出演傩戏的人越来越少。“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没人请我们演傩戏了。”
想起这些往事,王太保神情落寞,他当时以为家族500年的传承会从此消失,直到他遇到临武傩戏传承的“贵人”。
王太保说的“贵人”名叫周作明,现为郴州市文旅广体局一级调研员。从2005年开始,周作明着手调查傩文化在郴州的遗存现状。他发现,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西汉、东汉之交时期,是巫傩文化发展高峰期,而郴州是楚、越(粤)、中原文化汇合交融之地,祭祀祈福驱邪的民间巫傩文化曾在此盛行。但他费尽周折,也没找到真正会演傩戏的人。
周作明一筹莫展时,有人告诉他,曾在临武县油湾村看到过那种戴着面具祭祀跳舞的场景。周作明立即驱车前往油湾村,第一次和王太保见了面。
“真没想到,傩戏在这里历经5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原汁原味!”周作明激动不已。随后,周作明与临武县文化部门及傩戏艺人一起,开展傩戏抢救、发掘、保护和恢复传承演出工作。
2006年6月,为进一步确认油湾村傩戏的性质,周作明邀请时任湖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邹仕毅、研究员孙文辉两位专家,专程到油湾村进行考察。看了村民的简单表演和相关道具后,两位专家当场认定:“油湾村保存的就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傩戏。”
在保护与传承中绽放
2006年10月25日,油湾村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消失20多年的傩戏再次亮相。
吉时一到,“法师”王太保走进祠堂开启许傩愿仪式。接着,傩戏班子在狭窄的村巷穿行,参神拜庙,再回祠堂口杀猪宰羊,以谢神灵。酬神的同时,他们不忘自娱,还在仪式里穿插《打狮子》《斩小鬼》等节目。
尽管他们当天表演的只是精简版,不过仍让前来观看的专家学者惊叹不已。邹仕毅说,临武傩戏“以红布为帕而勒其首”,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傩戏一脉相承,但又有很多鲜明特点。比如,傩祭仪式保存较完整,节目富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角色行当等戏剧特征。另外,还有演员表演时面具戴在额头之上,傩神的角色均由男性扮演等,跟其他地方傩戏有许多不同之处。
“傩戏演员都是农民,他们绝大多数在外务工谋生,召集演员很令人头疼。”王太保说,好在自那时起,市县两级文化部门对临武傩戏逐步重视。2007年,临武县政府出台《临武傩戏五年保护计划》。2012年,临武县傩文化研究基地在油湾村挂牌成立,并召开了中国湖南临武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郴州市文旅广体局在油湾村建立郴州市非遗传承基地,“临武傩戏”相继被列入市、省与国家非遗名录。
2018年,王太保被文旅部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临武傩戏”代表性传承人,油湾村入围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湖南省文旅厅批准公布设立省级郴州市临武县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如今,61岁的王太保除了带徒弟外,已将儿子王玉辉作为临武傩戏第17代传承人培养。
据《湖南日报》